最新整理高三生物2011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六)(新课标).docx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5: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教案2011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六)(新课标)

2011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六)(新课标) 一、选择题

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 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

(图中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图中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环境阻力在d点之后出现,种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发生变化 D.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选在c点

3.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K值会增加的是

A.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B.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C.引入金小蜂后的棉铃虫D.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的大熊猫

4.右图表示某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一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他们以同种植物为食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5.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 强度随时问变化弱一强一弱

B.t2一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1一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 D.t3一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7.(2011 福建省古田一中期中考试)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而使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一直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D.恢复力稳定性

8.下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环境特性与所取食植物的关系图,图中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少

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

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昆虫G食物种类多,有食物的季节也较长

D.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昆虫有两种

9.(2011 浙江省杭州二中月考)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1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蛇处于2个不同营养级 C.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 1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