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罪的形势与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03: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信诈骗犯罪的形势与对策

作者:马在鑫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34期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手机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又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犯罪提供了机会。电信诈骗犯罪是把传统诈骗犯罪与现代通讯科技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这种利用通讯工具的犯罪就使得受侵害的对象呈现出范围广、数量众多的特点。 关键词 电信诈骗 犯罪 表现形式 作者简介:马在鑫,辽宁警察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028 诈骗罪是指侵犯财产性犯罪当中较为常见的犯罪,它一般是指通过虚构的事实或隐瞒事实,令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处分自己的财物,犯罪分子从而取得了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62条也对诈骗罪做了规定。而电信诈骗作为新型的犯罪形式对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构成了严重的现实威胁。它有侵害对象广、涉案金额大、社会危害性大等一系列的突出特点。从2013年开始,我国实施的实名制购买手机号码的政策遏制了电信诈骗,但2015年以来,一种不需要登记真实身份的170号段的手机号码,通过手机通讯市场和网络途径大量销售。由于这些号码无法监管给犯罪提供了温床。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电话诈骗犯罪打击,已成为一个亟待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一、电信诈骗的概述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手机在人群中普及,它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手机,伴随而来电话诈骗的案件比比皆是。犯罪嫌疑人通过给被害人打电话或者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将中奖、刷卡消费、法院传票等虚假信息传递给受害人,一旦受害人上当,将会让受害人遭受具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让受害人倾家荡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1997年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仅为0.131亿户;然而截止到2009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7.3亿户;截止到2015年5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人,相当于中国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与此同时随着网络金融时代的到来和优化金融服务的需要,银行为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业务。这些服务可以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管理自己账户下的存款。但这样银行就减少了对储户资金的监管力度,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而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这种弱点来骗取被害人的钱财。伴随着我国的手机电话使用人数不断上升,如果再不采取一定手段加以遏制则受骗人群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二、电话诈骗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以中奖为内容的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以“中奖”为圈套,受害人的在贪图奖品和侥幸心理的作祟下,在高额奖金(奖品)面前就会信以为真,并按犯罪分析提供的方式进行联系,进而说服受害人进行汇款,从而上当受骗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1.短信中奖:

诈骗人通过群发短信如“恭喜您成为《奔跑吧兄弟》的幸运观众,奖金6.6万元,请致电170*****号码领取您的奖金。为了保证您的安全,请不要透露本中奖信息。本中奖信息转发无效”。当被害人打电话去进行查询时,诈骗人员就会要求被害人先将“个人所得税“、“银行转账手续费”等汇款过来。 2.网络中奖:

大多数人在上网时,都会收到类似邮件,声称为了回馈新老客户,他的QQ号码或者淘宝号码被抽中“某公司**周年庆”幸运大礼包一等奖三万元,需要在三个工作日领取。为了让受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更加信服,还出具“**公证处公证书”,要求受害人先按规定流程缴纳5000元公证费才可领取。当受害人面对巨额奖金诱惑时,昏了头脑按付了“公证费”而后诈骗人鸟无音讯。 (二)以需要帮助和紧急救助为内容的电话诈骗

两位被害人的儿子长期在上海工作。某天老两口接到一女子电话,自称是儿子的女朋友,目前在北京出差,过两天要到天津拜访二老。次日,该女子又与被害人联系,称自己出差时突发疾病,由于手头没有多余现金,让二老帮忙交住院押金,并请求二老不要告知儿子免得其担心影响工作。被害人在汇出3000元后,再次接到该女子电话,让其再汇款1000元用于购买返回上海的机票。此时,被害人突然清醒过来想起给儿子打电话,发现上当后报案。

类似上述作案手法的还有冒充老师或同学给家长打电话,以在校学生发生车祸或疾病急需手术费用为由诈骗家长钱财。这一类诈骗大多都是通过电话在异地联系受害人,告知受害人其亲人发生意外状况,让其汇款到其指定的账户。

(三)用身份作掩护以帮其脱离困境为内容的电信诈骗

当今电信技术手段繁多,诈骗分子通过修改电话号码软件,拨打受害人电话,使受害人来电显示为110或银行等号码,声称以受害人身份登记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已经被冻结,目前需要配合调查取证,受害人在害怕和恐惧心理的影响下,将银行账号、存款数额等如实告知诈骗人。然后诈骗人声称为了被害人的资金安全,需要受害人把名下财产转移到调查部门所提供的安全账户中,防止给其带来麻烦和损失。如果受害人转账,就掉进了诈骗分子的陷阱。 (四)其他新型的诈骗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诈骗分子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挖掘出新的诈骗手段。 1.利用微信朋友圈实施的电诈骗:

微信由于其使用便捷功能丰富一经出现以后迅速普及,使用手机的人几乎都有微信。为此犯罪分子也盯上了这个“广阔市场”。例如,前一段时间非常风靡的收集 “赞”送大礼、送旅游的诈骗,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发这种信息。需要参加者将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等发送至其提供的微信平台,一旦诈骗人得到足够的个人信息后,便以需要前期相关费用的形式开始实施欺诈。还有某些在朋友圈发布的寻人寻亲、扶困助学、献血救人之类的转发帖,上面的电话如果打过去大多是吸费或诈骗电话。 2.网银升级诈骗:

犯罪分子采取群发短信的形式,称受害人网银、银行密令到期需要更新等,要求受害人登陆短信中给出的网站进行升级。短信所给出的网站地址是诈骗分子通过开发制作的高度仿真的虚假网页,俗称“钓鱼网站”,只要受害人进行登录其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密码等信息都会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