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天河区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第6课时)教学设计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8:0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课时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服,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用:因为 .C.佐读勤苦,幸获名成 幸:希望 .D.相国遽惊谢曰 谢:歉疚 .

2.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 ①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②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③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④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⑤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⑥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十多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十多年前,饥寒交迫,故觉得芋头很香;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 1 -

C.文章由相国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阐述得清清楚楚。

4.翻译。

①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4分)

译文: ②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3分)

译文: ③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3分)

译文: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孺子祠堂记》(节选)

曾 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雏,何为栖栖不皇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塑以中牢,率州之宾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屈其意 少:稍微

B.抗其节于乱世 抗:保持、坚持 C.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 操:节操

- 2 -

D.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出处:出仕和隐居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曾巩对徐孺子理解、肯定的一项是( ) ①安车备礼,召皆不至 ②异于怀禄之臣远矣

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④义在于济物故也

⑤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未尝不惟其则见,其不可而止 ⑥孺子不出闻巷,独称思至今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元兴以后,宦官把持朝政,奸臣与他们互相勾结,制造冤狱,疯狂迫害正直的大臣。 B.朝廷的公卿大夫伸张正义,坚贞不屈,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汉朝因为这些股肱之臣得以再支撑了一百多年。

C.乱世中,徐孺子独善其身,还保持高尚的气节,忘己为人,济世救人,得到后人敬仰。 D.曾巩做了太守后,经过一番考证,在孺子宅的旧址修筑了徐孺子祠堂,目的是为了教化州民。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4分)

译文: ⑵此其意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3分)

译文: ⑶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3分)

译文: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八大山人传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②。人得之,争藏弆③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④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