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本构方程的原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4:4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8章 本构方程的原理

第8章 本构方程的原理

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方程式:

1.物理定律

①Euler描述法

质量守恒:???divv?0 动量守恒: divT??f??a 动量矩守恒:T?T

局部能量守恒:?u?T:D??r?divh

熵产率原理:?Ts(i)?T:D??Ts??u?gradT?h/T≥0

② Lagrange描述法: 可用

T?表示上述公式 S表示,也可以用T2.几何关系式

D?1(G?GT) 其中G?gradv 2F?gradxF?GFE?FTDF以上均为几何量及其之间的描述

3.本构方程式:

材料属性(本章讲解的内容)

①应力应变关系(材料力学中) ②热传导过程(热力学中) 本构方程式的建立:

a)实验:

三向荷载无法实验(穷举实验不可能),只能用特定材料。 b)假定:

再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或根据实际(工程)现象进行某些假设。 C)原理:

从原理出发,研究本构方程→本构方程的框架;对推导本构方程具有指导意义。

4.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以上构成连续介质力学的定解问题,本章讲叙本构方程的原理。

69

第8章 本构方程的原理

§8.1 本构方程的概念

1.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流变学分类

力学性质

外部干扰(荷载)

广义荷载(机械性载荷(力)、非机械性载荷(如温度等)) 材料力学行为:材料在外部干扰下的响应(或反应) 材料的力学行为复杂。

唯象观点(客观理论):根据响应结果、响应现象建立理论(不管原因)。

不管响应产生的机制。如轴向拉压:??P图。

材料的破坏的二个最基本形式:

① 韧性破坏(有明显的变形) ② 脆性破坏:(无显著变形)

材料的破坏形式不是固有的,即不能称某材料为韧性或脆性的,只能说某材料在某种条件下显现为韧性或脆性。(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应力状态等)。如:高温下(地震)的岩石可流动、海底岩石也显现为韧性,钢在低温下显现为脆性等。

通常我们称某材料为韧性或脆性的,是以静载、常温、正常环境条件和应力状态下材料呈现的性质为依据的。

影响(决定)材料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

1)材料的固有的成份、组成、内部构造等微观因素有关。例如,一般的铸铁是脆性的,但球墨化可使其增韧;而钢中掺碳可使其增强变脆。利用这一点可以人工改善材料性质,甚至设计材料。

目前自然界材料、普遍高强、低韧,人们要保持其强度,但要提高韧度。形成一门科学性——材料科学-力学,较成功的材料为:陶瓷增韧。

2)材料的力学行为通常通过对构件进行实验,构件的尺寸、形状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质。

如岩石实验,用一块体作实验,实验结果严格地说应为结构的响应,并非真正的材料的响应,构件越大,包含缺陷越多。

3)外部环境:周围介质、温度、辐射、磁场。 4)加载方式:速度、交变、应力状态。

高速加载带粘性,交变使材料变脆,三向等拉变脆,三向等压变韧。 裂纹尖端三向等拉。 5)时间因素:老化。

理论上说:将上述因素作为参数,来确定一个区分韧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区的过渡区(但实际上要做到是很困难的,甚至不可能的)。

70

第8章 本构方程的原理

因此,要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质是非常困难的,到目前为止,不可能用一个函数来直接、全部描述材料性质。

目前可行的办法:根据各种材料(常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主导行为(主要表现、性质、抓主要矛盾)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模型(模拟原型),及对应的理论。每一个模型不是一种或一类材料力学性质的直接和全部的描述,而是多种材料在各自一定条件下共同主导行为的模拟。这种在总体唯象方法上建立起来的材料性质的分类法称为流变学分类法,1930年由Bingham提出的,在50年代得到重要的发展。

例如:较一个典型的单元体,从它受干扰的响应分为:(单元体是一个微小系统,简称为系统)。

一、长程系统:材料的响应不仅与该系统的状态变量的现时值及其其全部历史有关,而且与物质其它质点(单元体)的状态变量及全部历史有关,甚至认为与体积力有关。(最复杂的材料性质)。

二、短程系统:材料的响应与本单元体的状态变量的现时值及其全部历史有关,与其它质点的状态参数无关。

力学中现有的流变模型大我数属短程系统。

短程系统分为两类:

①梯度形: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且与状态变量的梯度有关。如:与ε,σ有关,且与

?ε?σ,有关。 ?x?x②非梯度形:与状态变量梯度无关。(现学的本构方程属于这类)。 短程系统:① 老化;②非老化。

力学中研究的对象为:短程,非梯度型,非老化。

干扰→引起响应

即时的后效(蠕变)

移去干扰→消减响应

可逆响应部分不可逆响应部分

于是可得出以下的分类框图(未考虑材料的损伤)

(热)弹性 Thermo-elastisity 可逆响应 即时响应 Plasticity 塑性 嗣续性 Heredity 后效 粘性 Viscosity 不可逆响应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