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0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调研报告 0 0 0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或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等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能顺应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需求,具有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空间利用率大、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供给侧改革组合拳之一,在“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行业去库存重任。

一、行业现状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度。中发〔2016〕6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计划用10年时间,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明确重点应用区域,提高应用比例。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发展装配式建筑:上海市提出自2016年起,新建项目原则上必须采用装配式,单体装配率不低于40%;深圳市自2016年起,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装配率不低于60%;浙江省自 2016年5月1日 ,立法推进建筑工业化,制定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安徽省从保障房起步,向商品房推进,将建筑产业化

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发展,以打造千亿元产值规模为产业目标,政府全力扶持;四川省规定自2016年起,住宅装配率不低于20%,并写入土地合同,到2020年装配率达到30%,到2025年装配率40%以上项目占新建项目50%以上;广东省规定至2020年,装配式建筑达到20%以上,实现产值预期1670亿元,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达到50%以上,实现产值预期4178亿元;湖南省率先起步,2015年未全省已有30多家基地,实施产能1800万平方米,实现工业产值规模400亿元,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湖北省规定2015-2017年,装配率不低于20%,2018年开始,装配率不低于30%,每年按照5%的增长速度推进装配式项目的实施。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各地出台了大量的鼓励及奖励政策:小区容积率奖励3%-5%;装配式项目鼓励采用EPC模式招标;免交新墙体基金;购买装配式房屋享受首套房优惠;完成主体结构50%即可预售;购买装配式房屋可异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绿色建筑评审上调一个等级;单个项目节能补助60-100元/平方米。

二、市场规模调研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比例不到5%,要在10年内达到30%的比例,等于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倍,需要加大推广力度。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每年在建建筑面积约60-70亿平方米,约占世界建筑总量的50%。

如果按照20亿平方米中30%实施装配式,相关行业潜在产业规模为:装配式深化设计,按照当前10元/㎡,20×10×30%=60亿元;按照当前PC 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市场均价3200元/㎡3,

20×30%×0.35×3200×30%=2016亿元;PC安装按照900元/m3测算,20×30%×0.35×30%×900=567亿元,合计:每年有近2643亿元的市场规模。以上海为例,每年各类房屋新开工面积约2700万平方米,按40%装配率保守估算,上海PC市场规模约378万立方米,产值近155亿/年!

三、全市行业现状

目前,全市房屋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约占70%,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占比相对较低,房屋建筑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市场占比较低,在全市6家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项目等低产出行业的生产,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产业发展升级,改变企业经营比较单一的状况,逐步形成大土木建设的格局。

装配式建筑范畴内的制造业,无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的发展壮大契机。由于行业兴起不久,大量懂得建筑、机械、材料的专业人员的人才非常短缺,谁先掌握这方面的人才优势,谁就掌握的市场的制高点。同样,全市建筑装配配套产业大都是采用外包,或者是从由以前从事建筑业的人士转岗而来,凭借工地现场经验管理,专业匹配度极低,市场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