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B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3 5:16: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30分)

1. (6分)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 ③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_ ④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 ⑤回车叱牛牵向北________ ⑥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 2. (8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风怒号 ________ 俄顷

________ 高者挂罥 ________ 布衾

________ 沉塘坳 ________ 大庇

________ 倚杖 ________ 突兀

3. (1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他擅长五律、五绝及七言歌行,对五律的建设和歌行的提高尤有贡献,有《王子安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4. (1分)请根据下列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结合历史知识,将他们按所处时代先后排序________。(只填写序号)

①米开朗琪罗 ②阿廖沙 ③保尔?柯察金

5. (8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__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_。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

第 1 页 共 9 页

二、 理解问题 (共8题;共40分)

7. (5分)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①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8. (5分)按诗文原句默写。

① ②挥手自兹去, ③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破歌》)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安石《登飞来峰》)

⑥令初下,群臣进谏, 忌讽齐王纳谏》)

⑦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9. (5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古》)

,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送友人》)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 。(王 。(《邹 , 君子好逑。(《关雎》) 。(《山坡羊 ?潼关怀

第 2 页 共 9 页

, ③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④ ,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 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

是 , 。

10. (5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 鲜克有终。 ②为山九仞, 。 ③ , 三军过后尽开颜。 ④ , 乞人不屑也。

⑤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体现了关怀民生、心忧天下的崇高情怀。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以“ , ”揭示了繁重的赋税给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 , ”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11. (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⑦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揭示此文的主旨。 12. (5分)古诗词名句填写。

① ,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第 3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