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0:20: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

2011年1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A深入B内化C反应D响应

3、完全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即人类行动是或者应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行动是或者应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 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

6、公共政策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7、 政策的调控能力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8、 在拟定公共政策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A、补充 B、协调

1

C、一致 D、排斥

9在某些人是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等子系统。 A智囊 B信息 C监控 D决断

1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A目标具体明确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体有可操作性 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 A多变化 B民主化 C高效化 D科学化

14、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 A管制性公共问题 B国际性公共问题 C全国性公共问题 D服务性公共问题 15、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A 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 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D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17、公共政策体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19、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有那几种态度? 20、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2

五、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哪些?

22、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 期末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1、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D 3、B 4、D 5、A 6、A 7、B 8、D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D 15、BC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9、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 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