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4:19: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海南华侨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进入第二个学年,在这个学年中我备课组认真执行学校教研室各项实验方案,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现就我备课组的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小结。

1.坚持不懈学理论,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备课组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备课组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组织备课组全体教师一起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在教学中,备课组全体教师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2.用新课程理念

指导课改实践。

单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够的,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深入研讨,我们备课组的主要做法是:(1)坚持双周周三晚修时间集体备课,单周五进行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做课件、做到资源共享。备课组老师双周周三晚修时间集体备课,一起分析教材,研究教学策略,重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2)组织备课组老师进行教学反思、互评,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备课组教师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3)积极探索评价机制改革,逐步形成听课、评课制度,更多地观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4)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在实践中,备课组全体教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了尽快打开课堂教学改革的局面,为了让每堂课给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想点子、制作课件,尽管大家觉得比以前累得多,但看到学生学得很高兴,教师也感到很欣慰。

二、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

1、 成立了阳东县第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2、 加强师资培训,确保师资培训工作与新课程的同步推进并适度超前; 3、 制定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方案;

4、 加强了校内外的学习和交流,第一学段与阳春二中、阳西一 中进行高一课改交流和观摩学习,参加市县教研室组织交流活动; 5、加强了教与学的调研,第一学段结束后精心组织高一老师、学生和家长会,为下一阶段新课程顺利进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学科模块学分认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情况

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和参考广州市教研室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若干意见,制订了我校学科模块学分认定方案。 (一)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学校确定课程考核负责人→课程考核负责人提交学生考核成绩→学科组审核→教务处复核→主管教学校长确认→学分管理员记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