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高效学习的启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5:2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高效学习的启示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885年,艾宾浩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记忆实验,得出了关于记忆的一些科学结论。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的记忆效果进行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其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材料的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赫赫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重要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慢,最后,记住了的材料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这种遗忘发展的规律被人们称为记忆的“先快后慢“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背过的材料如不抓紧复习,在一天后将只剩下原来的25%。

启示一:必须记住的材料在学习后,要在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并及时安排以后的复习。

实验结果直接告诉我们几个结论:第一,一次记忆的材料太多会直接增加记忆的难度;第二,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且牢固;第三,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要保持较高的记忆量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记忆,这样的记忆效果无法令人满意。

启示二:积极寻找“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高效率地完成必须做好的工作;拒绝死记硬背的办法。

后来,艾宾浩斯分别以无意义音节、散文和诗歌等作为材料记录记忆的结果,经过对比,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这几条曲线在发展方向上基本一致,但是三种材料总体遗忘的速度有很大区别:人们对无意义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韵律诗。

启示三:对那些看似独立的记忆材料可以通过编排故事等办法,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人们在记忆过程中,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材料比熟悉的材料发生遗忘的时间更早。

启示四:努力提高学习的动力,使记忆材料成为学生学习中需要的、感兴趣的材料。

如何运用学习规律指导学习

1.课后回忆:课后回忆即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回忆一遍,它具有检验听课效果的作用。如果能够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方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后回忆后可按教师的板书提纲进行,也可按教材的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的重点内容,再到例题和每部分的细节。

2.精读教材:对教材吃的透,掌握的越牢,作业做的越好,越节省时间。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精读教材,一要全面,二要突出重点。对课堂上未完全理解或在回忆中未再现的内容要着重精读。精读时要注意:把握要领,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内容,并有意识地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3.归纳整理:课堂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教师讲课的速度较快,难免会漏记一些内容。课后用框架的形式将每章的知识结构、关系表现出来。将该章要掌握和理解掌握的知识归纳总结。此外,在课后复习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也需要补充到笔记中去。

4.强化练习:练习包括书面作业、实际操作等。基本要求是:⑴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切忌抄袭与照搬;⑵要有针对性,切忌题海战术;⑶要留心总结解题方法,寻求解题规律,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⑷要知难而进,不要一有问题应马上求助于老师,应力争自己解决,即使请教别人,也应建立在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深刻印象;⑸及时进行自测,找出差距,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加强复习和听课的针对性;⑹对于不确定的操作方法记下来上机验证,加强记忆。

上面回忆、精读、整理、练习四步,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回忆、精读、整理是理解消化课堂听讲内容的过程,练习是运用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另外,要注重策略,有取有舍,使各科均衡、全面发展;紧扣大纲,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团结协作,加强交流,互相提高;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应该尽早进入临战状态,时不我待,在精神上要有紧迫却又奋进的感觉;乐观自信,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概。

衡量试题的几个指标

1.标准差:反应数据波动大小。

2.区分度:指试题对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考生的鉴别程度。 3.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4.信度:考试结果的可靠程度。

5.差异系数:两组平均数差异的内部差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