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7:3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练习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练习

1.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

“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3.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4.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 5.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1 / 1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练习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6.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8.

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9.

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 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

2 / 1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练习

10.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无为而治 C.仁政 D.兼爱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