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29: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师大附中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卷

理科综合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的0分。

1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 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

1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间拴接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之比为1︰3 60°45°

AB

B.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3:2 C.悬挂A、B的细线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2 D.快速撤去弹簧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16.一质量为m的汽车原来在平直路面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从某时刻开始,司机突然加大油门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升至某个值并保持不变,结果汽车在速度到达2v之后又开始匀速行驶。若汽车行驶过程所受路面阻力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加速过程的最大加速度为

32P mvB. 汽车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C. 汽车速度从v增大到2v过程做匀加速运动 D. 汽车速度增大时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随之不断增大

1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外壳接地。以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该试探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静电计带电量可忽略不计),各物理量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E增大,φ降低,EP减小,θ增大 B.E不变,φ降低,EP增大,θ减小 C.E不变,φ升高,EP减小,θ减小 D.E减小,φ升高,EP减小,θ减小

18.如图所示,两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被边长为L边三角形ABC边界分开,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三角形顶点A一质子源,能沿∠BAC的角平分线发射速度不同的质子(质子重力不计),质子均能通过C点,质子比荷

A.

q1?,则质子的速度可能为 mk的等处由所有

BLBL2BLBL B. C. D. k2k3k8k1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不计一切摩擦。圆心O点正下方放置为2m的小球A,质量为m的小球B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与小球A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小球A在半圆形轨道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小球B的初速度v0可能为

A. 22gR B. 【答案】BC

2gR C. 25gR D. 5gR

20.磁流体发电机是一种把物体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低碳环保发电机,下图为其原理示意图,平行金属板C、D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束等离子体(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水平喷入磁场,两金属板间就产生电压。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一半,与开关S串联接在C、D两端,已知两金属板间距离为d,喷入气流的速度为v,磁流体发电机的电阻为r(R0 < r < 2R0)。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

A.金属板C为电源负极,D为电源正极 B.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一直增大

B2d2v2R0C.电阻R0消耗功率最大值为

(R?r)2B2d2v2D.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最大值为

R?r21.在冰壶比赛中,某队员利用红壶去碰撞对方的蓝壶,两者在大本营中心发生对心碰撞,如图(a)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两壶质量均为19 kg,则

A. 碰后蓝壶速度为0.8 m/s B. 碰后蓝壶移动的距离为2.4 m C. 碰着过程中两壶损失的动能为7.22 J D. 碰后红、蓝两壶所受摩擦力之比为5 : 4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小明在课本查到“木—木”的动摩擦因数为0.3,打算对这个数据进行检验,设计了以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待测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通过细绳连接沙桶,增加沙桶中沙的质量,直到轻推木块,木块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时沙桶及沙的总质量为m,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