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23:03: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三章 成本分析
【重点难点】
本章主要讲述 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本量利分析、盈亏临界分析、以及变动成本计算等内容。与200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以及变动成本 计算等内容,从而使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也可能出现计算题,历年平均考分为3分左右。
一、成本性态分析
手写板图示1301-01
总成本性态模型:
y=a+bx,y是成本,x是业务量,a是固定成本,b是单位变动成本。
如果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则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p-b) 可能会以成本和业务量的函数关系:y=20000+5x,则需要知道固定成本总额是20000固定成本,5是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的单位额不变,总额随销售量正比例变化;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额随销售量反比例变化。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高低点的确定:指的是业务量的高低点。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1.EBIT=(P-V)Q-F =边际贡献-F =收入×边际贡献率-F
四、安全边际指标:
手写板图示1301-02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或者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 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利润。 五、敏感性分析
如果企业由盈利转为保本:(0-EBIT)/EBIT=-1,变动率为100%。 如果企业由盈利转换亏损,则变动率大于100%。 六、变动成本计算:
手写板图示1301-03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就是对固定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手写板图示1301-04
制造成本法
销售量一定,要提高利润,就得增加产量,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1.成本习性分析
2.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