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8:20: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XX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
XX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现已建成,经验收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通知的要求。 一、紧急避险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情况
1、紧急避险系统工程设计简介 (1)永久避难硐室
东翼永久避难硐室由原东翼第三轨回联络巷改造而成,设计容纳100人,保护范围为东翼采掘工作面、东翼大巷零散人员以及硐室值班人员。
西翼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在西翼西翼第四中部车场以东98米、-305水平西翼轨道运输大巷及胶带运输大巷之间,设计容纳100人,保护范围为西翼采区、西翼大巷零散人员以及硐室值班人员。
永久避难硐室由2个过渡室、1个生存室和4个设备硐室组成,设备硐室包括3个高压气瓶硐室和1个配电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采用锚网喷加混凝土砌碹复合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喷射混凝土等级为C20,砌碹混凝土为C30,砌碹厚度400mm。硐室硐室底板采用混凝土铺底,厚度300mm,铺底混凝土等级为C20,硐室地面高于相邻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采用隔爆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密闭门。隔爆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500mm,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系统采用压风与高压气瓶压缩空气联合供气模式,正常情况下由矿井压风系统供气,当矿井压风管路受到损坏时能够自动切换至高压气瓶压缩空气供气。
永久避难硐室供氧有压风系统供氧、压缩氧气供氧以及自救器供氧三种方式。
压风供氧系统利用矿井压风系统作为气源,为硐室内避险人员提供新鲜空气,并在永久避难硐室内形成正压以避免外界气体侵入硐室。我公司现有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有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永久避难硐室供风量大于30m3/min;临时避难硐室供风量大于4.8m3/min。东、西翼永久避难硐室内分别配备压缩氧气钢36个,总容量2880升,可保证避险人员96小时的供氧能力,并考虑1.2的备用系数。
在硐室内部配备ZYX-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120台,该型号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为45min。
③、空气净化与降温除湿系统
降温除湿系统采用无电化设计,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液态CO2作为动力源和制冷介质,通过液态CO2汽化吸热对避难硐室内部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CO、CO2吸附剂和空气干燥剂对空气中的CO和CO2进行吸收去除,从而达到空气净化及降温除湿的目的。
CO2气体从钢瓶、制冷机管道外排过程中作为动力源,驱动风扇对硐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液态CO2钢瓶分别放置在与过渡室相连的高压气瓶硐室内,空调及CO、CO2吸收装置布置在生存室内。高压气瓶硐室内的CO2钢瓶经管路并联后与生存室内的空调相连。
CO和CO2吸附剂放置于永久避难硐室座椅下的储物箱中,当发生灾害事故紧急避险时,管理员应取出CO和CO2吸附剂,并打开暴露于生存室吸附装置中。
配备的液态CO2钢瓶和CO、CO2吸附剂能保证96小时的使用量,并满足1.2的备用系数。
④、监测监控系统
利用矿井现有的KJ70N型监测监控系统,在避难硐室内部设置监测监控系统分站1台,在避难硐室的两侧过渡室内分别设O2、CO传感器各1台,
2
在生存室内设O2、CO、CO2、甲烷、温度传感器各1台,在避难硐室两侧出入口室外分别设O2、CO、CO2、甲烷传感器各1台。本系统能独立工作,并和矿井现监测监控系统相连接,实现就地使用和数据上传功能。
在生存室内部安装2台防爆摄像仪,并接入矿井视频监控系统,以便在地面观察避险人员情况。
KJ95N监测监控系统可挂接128个分站,每个分站可设32个数据接口,目前井下共安装监控分站32台,传感器等共214个。故该套监测监控系统可以满足避难硐室监测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要求。
⑤、人员定位系统
利用矿井现有的KJ128型人员定位系统,在避难硐室内部设置2台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基站,一用一备,在避难硐室入、出口处设置人员定位识别子站。该系统能把监测到的人员及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及时上传至矿井地面调度室,为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险救灾提供参考。
KJ128型人员定位系统可配基站256台,矿井现安装定位分站6台,位置监测分站26台。故该套系统可满足避难硐室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安装要求。
⑥、供水系统
避难硐室供水系统就近接入井下供水施救系统,采用Φ100无缝钢管引入过渡室卫生间内。发生灾变时,地面供水水源切换至生活给水管网,以便为避险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用水或营养液。供水管道在进入避难硐室前20米内进行埋地敷设,埋深0.3m。
⑦、供电系统
避难硐室供电系统分内外两部分。外部供电系统就近接入矿井供电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为避难硐室内部设施供电。供电线路在进入避难硐室前20米内进行穿钢保护并埋地敷设。如果外部供电系统被事故中断,启用内部供电系统。利用在配电间配备的自备电源,为避难硐室内部设施提供不小于96h的应急供电,并且其电量满足不低于1.2倍备用系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