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影像学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5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麻痹性肠梗阻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单纯性小肠机械性梗阻的x线表现:

一般在起病3~6小时后可出现X线表现

仰卧位片:小肠胀气扩大, 分布在梗阻点以上范围, 胀气肠段呈连续性平行状排列, 管径大致相仿, 随病情发展, 肠曲扩大逐渐加重

立位或侧卧位水平投照片:显示肠腔内有多数长短高低不一的液平, 呈阶梯状排列, 胀气扩大之肠袢多呈拱(弓)形分布

结肠内气体随梗阻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消失 2、请简述胃肠道穿孔的x线征象:

X线征象出现的时间:除游离气腹征象出现较早外,其它征象的出现一般需要6小时以上 气腹征象 腹膜炎征象

3、请简述胃溃疡的X线表现

直接征象:(龛影特点) 好发部位:小弯

切线位:突出轮廓线外,边缘光整;形状呈乳头状、锥形等;

有粘膜线、狭颈征、项圈征

正面观:类圆形钡斑,边缘光整溃疡周围呈月晕状改变;粘

膜纹均匀纠集,可达龛影口部,呈星芒状改变

间接征象

功能性改变:痉挛性改变(指状切迹、胃窦痉挛);分泌增加;蠕动、张力、排空改变

瘢痕性改变:晚期可发生变形(蜗牛状、葫芦胃) 胃溃疡特殊表现:穿透性溃疡;穿孔性溃疡;胼胝性溃疡

4、请简述肝细胞性肝癌的DSA以及CT表现 DSA:

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肿瘤内显示病理血管;肿瘤染色; 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动静脉瘘;肿瘤湖征 CT:

平扫: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略低密度,边界清晰或模糊,其

内可见更低或高密度灶

增强CT:增强扫描造影剂呈“快进快出”

AP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高于正常肝组织,可显示增

粗、迂曲的肝动脉

PVP期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AP期,病灶边

界较清晰

继发性改变:癌周血流灌注异常;门静脉、IVC癌栓;腹腔(肝门)、腹膜后

淋巴结肿大

5、请简述肾癌CT表现

平扫:实质占位,等/低密度边界不清,可见出血 增强:多数呈一过性显著强化;

向肾外侵犯,肾周脂肪密增高、消失,肾筋膜增厚。肾静 下腔静脉可见癌栓。可见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

小的终末(穿)动脉闭塞,多见于基底节丘脑区及脑干直径小于1~1.5cm。CT表现:基底节丘脑区及脑干边界清楚的圆形/椭圆形低密度灶 <1~1.5cm;脑水肿及占位效应无/轻微

2、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

缺血性脑梗塞经抗凝治疗,血栓碎裂变小向远侧移动、血液进入再通已有坏死的血管易破裂出血。CT表现:好发于皮质和基底节,大片低密度区中出现多发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出血灶,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 3、模糊效应:

脑梗塞2~3周后,由于水肿消失及巨噬细胞反映至梗塞灶呈等密度 二、单项选择题:

1、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态是:(B) A圆形 B 梭形 C卵圆形 D三角形

2、关于脑转移性肿瘤的说法那个不对(D) A 一般为多发病灶 B 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

C CT上可为高、低、等、混杂密度 D 周围水肿不明显

3、关于缺血性脑梗塞哪项说法不对(D) A 是由血供中断引起 B 24小时内可无阳性发现

C CT表现为血管分布区的楔(扇)/不整形低密度区 D 7~8周出现模糊效应

4、关于垂体瘤CT表现哪项不正确(D)

A鞍内或鞍上池内圆形等/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B蝶鞍扩大与破坏 C发生坏死、囊变或出血

D无强化

5、关于听神经瘤的CT表现哪项不正确(C) A桥小脑角区低/等/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B部份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偶有出血钙化。 C 内听道无扩大

D均一或不规则环形强化 三、简答题:

1.请简述脑膜瘤的CT、MRI表现:

CT表现:1)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2)与颅骨内板或脑膜(大脑镰、小脑幕)广基底相连,其内斑点状钙化。3)瘤周有或无水肿。4)周围颅骨可有增生或破坏。5)肿瘤均一明显强化

MRI表现:等T1等T2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与脑皮层相比);显著均一强化;脑膜尾征

2、请简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广泛薄层新月形均匀高密度影。 2)占位效应明显。

3)常合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复合伤 3、请简述听神经瘤的表现:

1)桥小脑角区低/等/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部份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偶有出血钙化。 2)瘤周轻~中度水肿。

3)桥小脑角池受压可封闭,四脑室受压可伴幕上脑积水,脑干可受压移位。 4)均一或不规则环形强化。 5)内听道口喇叭状扩大或骨破坏 第六节 介入放射学 一、名词解释:

1. 内科性脾切除

指通过导管超选择性脾动脉插管栓塞而达到消除脾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脾功能亢进,器官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者,继发性脾静脉血栓形成和肝硬化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采用多次、部分性脾动脉分支栓塞,既可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又可减少并发症得发生。 2、内科性肾切除

指通过导管肾动脉栓塞以达到消除肾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常用于不宜手术和血管成形术的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的晚期肾衰竭者,肾病所致严重蛋白尿,严重肾萎缩并肾性高血压。 3、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即PTA是指经皮穿刺置入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或再通的技术。可用于全身动脉、静脉、人造或移植血管,是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哪项不是心脏瓣膜狭窄经球囊扩张术的适应证 (C) A 二尖瓣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 B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 C 动脉导管未闭

D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

2、非血管性介入技术,管道狭窄扩张成形术不适应于下列哪种情况?( D) A 食管的局限性良性狭窄 B 幽门良性梗阻

C 上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 D 食道灼伤后的炎症期

3、关于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D) A 漏斗型或管型动脉导管未闭是适应证。 B 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是禁忌证

C 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右向左分流是禁忌证。

D 并发症不包括封堵器脱落引起栓塞,包括肺动脉和周围动脉栓塞。 4、关于射频消融术哪项不正确(C)

A 适应证包括预激综合征或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B 禁忌证包括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腔内血栓形成。 C 成功率在50%以上。

D 并发症包括 气胸,血胸,心包填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5、关于目前临床常用栓塞剂不包括(D) A自体血凝块 B明胶海绵 C 碘化油 D安其格拉芬

三、简答题:

1、请简述栓塞剂应用原则:

在完成诊断性血管造影后,常根据病变的确切部位、性质、血管解剖等特点,采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尽量使导管接近病变部位,并选择合适的栓塞剂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注入,直至血流变慢或被阻断。应避免栓塞剂的返流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栓塞后应造影(减影)观察栓塞效果。

2、请简述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禁忌症技术操作并发症

1)适应证 适应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术前辅助化疗;全身恶性肿瘤的术后预防性化疗。 2)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

3)技术操作 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次性冲击疗法、留置导管续灌治疗、球囊导管阻塞动脉后灌注、植入动脉药盒系统(长期)灌注。化疗药物可选择3—4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剂量依赖性)和细胞周期特异性(时间依赖性)联合化疗。

4)并发症 除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外,一般不引起严重并发症。 3、什么是非血管介入技术及其种类

非血管介入介入技术是利用各种介入器械对血管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适于介入技术的疾病进行治疗.如脓肿,管腔梗阻等.它包括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结石的介入治疗、经皮腰椎间盘突出切吸术(PLD)、经皮针刺活检 。

第二部分 超声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衰减:超声波携带能量,在其传播过程中必然受到损失,使声强逐渐降低,此称“衰减”。

2、纵向分辨率:又称“轴向分辨率”,是指在超声图象上能分辨两个被检测目标的最小距离。

3、SAM征:即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系由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时,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所致。是判断肥厚型心肌病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征象。

4、Doming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时,由于二尖瓣前后叶粘连,致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向左室流出道呈园顶状突起即Doming征。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 A 多谱勒频移彩色编码显示血流影像,是CDFI的基本原理 B 红色血流信号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 C 红色血流信号表示动脉血,蓝色血流信号表示静脉血 D 颜色越深,表示速度越快

2、下例哪项不是先兆流产的声像图特点? (B) A、胎囊变形 B、胎心消失 C、宫内多囊变化 D、胎囊下移

3、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后叶运动曲线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