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核心素养下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2:12: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术核心素养下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赵燕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6期

【摘 要】本论文重在探讨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內容的可变性,力求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设计·应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38-01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热词,已经家喻户晓。近年来,我一直在认真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特别是对“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作了许多尝试,获得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从设计“生活”走向审美判断

“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应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评价、判断与表达。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欣赏与判断,实用性与艺术性是设计的两大要素。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现代设计作品追求的理想境界。

如人教版五年级《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我在解决了实用性设计这个要点后,展示了几种不同造型的彩灯照片,有造型新颖别致的,有简约设计感强烈的,也有最传统的、生活中常见的彩灯。然后让学生挑选一盏最喜欢的彩灯。结果没有一位学生选择最传统的彩灯,而其它的彩灯都有学生选,一问才知学生认为那盏彩灯生活中太多了,已经审美疲劳了,觉得不漂亮。这个选择让学生了解,作为设计师我们要设计人们喜欢的、有特色的彩灯,没有美感的彩灯是不受欢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并与教师一起寻找让彩灯富有艺术性的方法。这一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知晓,我们设计的彩灯不仅要散发光芒,更要成为元宵节里的一道风景线。 二、从设计“构思”走向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构思也叫创意,是一件好的美术设计作品产生的先决因素,是孕育作品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我认为学生一定要树立构思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素养的关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缺少构思的意识,一般拿到主题就急于制作,边做边想、边想边做,比较盲目。所以,我在教学时特别强调构思意识的建立,让学生明白构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作品更精彩。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风筝的魅力》一课时,让学生了解风筝的特点,完成风筝的“仿生”设计方法后,教师不是让学生直接来制作,而是让学生用几分钟来构思一下,自己最想要表现的风筝是怎样的,仿生哪种动物,用什么材料来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构思,通过交流,启发、改进构思,然后再来创作。在教学中,逐渐让学生树立构思的意识,养成构思的习惯,让设计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让设计的作品呈现一个思维的过程。 三、从设计“材质”走向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对多种形形色色的材料进行操作实践,由此让学生学会选材,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如《废旧物的“新生命”》一课,我会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些废弃物品等,由于学生目标明确,平时遇到相关材料就会及时收集,到教学有关内容时就可以有非常丰富的材料,让设计有的放矢,避免成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同时,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学会观察物品、处理材料,从而也培养了图像识读的素养。 四、从设计“方法”走向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具有美术表现素养的人有着一定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能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能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在实践中,教师觉得应该关注学生的设计起点,用科学的方法增进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从而带领学生真正从设计方法走向美术表现。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原创性。在教学引人部分,教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画一个车的外形,可以是小轿车、大货车、公交车等。由教师从学生所画的车型中任选一个将其添加几笔变成一辆个性十足的汽车,接着让学生也用同样的方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改变。这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美术知识在本堂课中的展示。通过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基础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开展汽车的设计教学和创作。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感是它的主旋律。如果设计的作品让人感觉不到美感,那一定不能轻言“成功”。在我们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教师的美术素养是基础,教师应该用自身的素养来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设计教学中应该有一个隐性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能力的提升中实现较高的美术表现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从设计“内涵”走向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要关注人文性,让学生在设计学习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技能,更提升文化素养。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最受尊敬的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朗诵关于父亲诗歌,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给学生展示相关中外画家的美术作品,感受画家笔下的父亲,体会父爱的无私、深处、伟大,激发对父亲的尊敬之情。实际上,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也是课程人文性质的具体体现,是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对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

设计无时无刻都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会设计创造,让设计改变学生的情感、用设计汇聚艺术精华、超越空间意境、点亮美好生活。

我相信,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以及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全面开展,在今后的美术学科教学中,必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J].美术观察,2017(4).

[2]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 [3]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