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资料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0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微生物复习材料

进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

导致生物表型改变和对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鉴定: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

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培养物: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菌株: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诱

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型: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

为不同的型 菌株与型的区别:

菌株之间不存在鉴别性特征的差异,命名不同的菌株无需分类学依据,不同型的细菌之间存在鉴别性特征的差异,命名或鉴定不同的型必需有分类学依据 种:物种,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高等生物中,“生殖隔离”被看作是区分物种的标准

微生物的种: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这个菌株群与其他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保藏菌种的地方:

ACCC SH IA CCGMC AS-IV CAF IFFI ID IV CIVBP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院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ISF CACC SIA AS CFCC CICC CMCC NICPB CVCC YM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抗菌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监察所 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

a)使生物进化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所有生物类群。传统的生物进化研究,主要基于复杂的形态学和化石记载,因此多限于研究后生生物,而后者仅占整个生物进化历程的1/5 b)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正确衡量生物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方法

c)对探索生命起源及原始生命的发育进程提供了线索和理论依据

d)突破了细菌分类仅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限制,建立了全新的分类理论

e)为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建立了全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不经培养直接对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 比较微生物基因组差异的方法: 1.DNA碱基组成

DNA碱基因组成是各种生物一个稳定的特征,即使个别基因突变,碱基组成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的克分子百分数(G+Cmol%)来表示各类生物的DNA碱基因组成特征。 1)每个生物种都有特定的GC%范围,因此后者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指标。细菌的GC%范围为25--75%,变化范围最大,因此更适合于细菌的分类鉴定

2)GC%测定主要用于对表型特征难区分的细菌作出鉴定,并可检验表型特征分类的合理性,从分子水平

1

微生物复习材料

上判断物种的亲缘关系 3)使用原则:

G+C含量的比较主要用于分类鉴定中的否定。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碱基组成,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C含量,若不同生物之间G+C含量差别大表明它们关系远。

但具有相似G+C含量的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近的亲缘关系

同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G+C含量差别应在4~5%以下;同属不同种的差别应低于10~15%

G+C含量已经作为建立新的微生物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它对于种、属甚至科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

若两个在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及其相似的菌株,如果其G+C含量的差别大于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种,大于1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属

2. 核酸的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DNA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性不同生物DNA碱基排列顺序的异同直 接反映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越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亦然 a)DNA-DNA杂交:亲缘关系相对近的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 b)DNA-rRNA杂交:亲缘关系相对远的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 c)核酸探针:利用特异性的探针,用于细菌等的快速鉴定

与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不同,对DNA的碱基组成的比较和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是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因此结果更加可信 3.电子杂交

随着微生物基因信息,特别是全基因组完全测序的不断增加,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计算机软件对不同物种的遗传信息进行直接比较,从而分析不同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4.其它

血清学试验、噬菌体分型、生态特性、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对细胞壁等细胞成分 的分析比较、通过原核生物的转化、转导、接合来判断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等等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伯杰氏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鉴定的最重要依据,其特点是描述非常详细,包括对细菌各个属 种的特征及进行鉴定所需做的实验的具体方法

1. 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2. 为什么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你知道有哪些项目已被用于细菌学分类和鉴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