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策略》的讲稿(校本培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3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策略》

主讲:赖祖维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实施的背景: (一)就学生学习而言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就教师教学而言 1、融洽师生关系 2、提高教学效率 3、提高教学技艺 (三)就教育教学而言

一个核心 两个规律 三个目标 四基四能 五实课堂 六课技能 抓住一个核心:

第一步:“了解学生已经有什么?”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有什么兴趣和需要、情感和态度、知识和技能、方法和习惯,已经掌握了什么思维方式等。

第二步:“发现学生还缺什么?”要掌握今天所教的知识,达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还缺什么?

第三步:研究“学生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教师预先设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具体困难、障碍及症结,哪些他们在理解上有困难,困难在哪里?难点、障碍找到了,学生的生长点就找到了。

第四步:寻找“学生的差异是什么?”同样一个内容,学生难免有这样那样差异,教师不仅要把握这些差异,还要把差异变成教学资源。

第五步:追问“学情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关系是什么?” 感悟与思考:

1、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从有效的教学设计开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实施的过程是生命再次得到诞生的过程;

尤其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从课堂上学生错误生成达到有意生成,教师可谓担负扭转乾坤之举,教师及时扑捉、提炼、再造、利用,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再造知识,重新诞生教之生命之功效。

3、教师教学的反思与重建是师生共同提高的法宝。

我们课堂上做到了,但是没有把这个做法写出来;我们课堂上可能想到了,但是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今后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敢于把想的说出来,把做到的写出来。

遵循两个规律:

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

《认识面积》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通过不但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中逐步抽象出建立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从而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和面积计算奠定良好基础。

《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经历算式到符号再到文字的过程,最后抽象出字母。这一过程,学生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创造,但最终要有一个比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

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基四能:

四基: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实课堂:

1、扎实的课即有意义的课 2、充实的课即有效的课 3、丰实的课即有生成的课 4、平实的课即常态课(家常课) 5、真实的课即有缺憾的课 感悟与思考:

1、课堂教学应“实”在当下:

当下课堂教学教师普遍有浮躁的心理倾向,一方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人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充斥了人们的脑海,很难找到平和,宁

静的环境。课堂上心烦气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师急、学生急、学生家长更急,学生在急中成长,教师在急中育人,社会在急中发展。

2、课堂教学应“实”在明天:

在课堂教学中,育人的观念不能浮躁,不能节奏太快,要依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否则就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进步需要时间,孩子的良好品质形成需要磨炼。

3、课堂教学应“实”在未来: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科技,需要创新型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仍然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打好基础。夯实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创新突破,力求发展。

六课技能:

备课 上课 说课 观课 议课 写课 1、备课:

常规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立体备课:备时空、备思想、备素养 2、上课:

儿童观 兴趣 投入程度 心中有标 手中有法 3、说课:

说准目标 说清思路 说白意图 说透方法 说动自己 说明类别 4、观课: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鉴赏与批评相结合 5、议课(评课):

认真做好反馈 提前做好分工 形成有效评价模式 6、写课:

写自己 写他人 写结论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评价;

1、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知识与技能状况和智力发展水平和需求) 2、对学校的综合评价(教学的设备、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4、对教学结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