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计期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6:51: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a1?a2?a3?...?an?1?n2 (B)a?2naa1?a2?a3?...?an?1?n2 (C)a?2n?1a?a3a?ana1?a2f1?2f2?...?n?1fn?1222 (D)a? n?1?fii?14.某厂近四个月来的产品销售额如下:200万,210万,230万,270万,则平均增长速度 ( D ) (A)4270 (B) 2003270 (C) 2004270?1 (D) 2003270?1 2005.增长量是指 ( D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减1 (D)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6.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D )

(A)各月产量 (B)各月人均利润 (C)各月平均工资 (D)各月储蓄余额

7.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 B )

(A)43%?5%?8%?13% (B) (C)43%?5%?8%?13%-1 (D)

4103%?105%?108%?113% 103%?105%?108%?113%-1

48.某地99年GDP为2139亿元,若按年均增长9%的速度发展,GDP翻一番所需时间是 ( A )

(A) 8.04年以后 (B)8.04年以内 (C) 11.11年以后 (D) 11.11年以内

9.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20万,30万,35万,45万,5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B ) (A)

3030 (B) (C) 54550?1 (D) 20正

450?1 20确

二、 多项选择题:

1.以下命题( AD )

(A)时期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时点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D)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E)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D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 AD )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E)

(A)时期长短相等 (B)总体范围一致 (C)内容相同 (D)计算方法一致 (E)计量单位一致 5.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D )

(A)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 (B)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方程法

(C)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D)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方程法 (E)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水平法 6.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CD )

(A)历年的人均产值 (B)各月商品周转次数 (C)历年总产值 (D)历年销售收入 (E)历年职工人数 7.平均增长量是指 ( BDE )

(A)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 (B)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1) (C)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 (D)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E)增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8.具有不可加性的时间数列有 ( BCD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E)变量数列

9.将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是 ( ACD)

(A)动态平均数 (B)静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

10.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有 ( ABCD )

(A)x?n?xi?1ni (B)x?nai?nana?i (C)x?nR (D)x?n?1n (E)?x?i?1 a0a1aoi?1n三、 计算题:

1.某彩电仓库4月1日有300台彩电,4月3日调出150台,4月6日调进200台,4月

15日调出100台,4月22日调出120台,4月26日调进142台。试求该仓库4月份的平均库存量。

a?

?af?f ?300?2?150?3?350?9?250?7?130?4?272?57830??261(台)30302.某商店有关资料如下: 1月 100 48 2月 159 52 3月 130 54 4月 140 50 商品销售额(万元) 月初商品库额(万元) 试计算:

(1) 各月商品周转次数

(2)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商品周转次数 (3) 第一季度商品周转次数

a) 一月份商品周转次数=

100?2(次)

48?522159二月份商品周转次数=?3(次)

52?542130三月份商品周转次数=?2.5(次)

54?502a(100?159?130)/3389/3???2.51(次)

4850b(?52?54?)/3155/322 (2)c? (3)n?c?3?2.51?7.53(次)

3.设有甲乙两个商店,甲商店有职工200人,乙商店有职工180人,有关销售收入资料如

下(单位:万元): 年份 1998 1999 2000 甲商店 2000 2100 2240 乙商店 1620 1800 1890 要求:(1)根据销售收入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多少年后乙店的人均销售收入能赶上甲店?

(2) 假定那时甲店职工为210人,乙店职工为195人,则两店的销售收入各为多少?

第十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1.计划完成程度分析:是将某一指标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或目标任务数)对比,用以反

映计划数的完成程度或用来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计划完成程度分析所计算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故也称之为计划完成百分比。

计划完成相对数?报告期实际完成数?100%

报告期计划数如果计划任务是以比某个基期数增减百分比的形式给出的,则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都应包含基数而不能只看增减部分,即此时计算公式可写为:

计划完成相对数?100%?实际增减率?100%

100%?计划增减率

2强度相对数:对比分析所计算的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应用

2.狭义的指数:相对性,综合性,平均性

4、 指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