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教案含同步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4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7.《壶口瀑布》教 案(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抓住关键语段,找寻壶口瀑布特点,学习游记散文的赏析方法。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重点难点:

1.寻找归纳壶口瀑布特点。

2.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方法:

教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1.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魅力。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寻壶口瀑布的特点。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教师导入

名山大川,激流冲荡,总有种种别样的美。李白吟诵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安石也说过:“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徐凝面对瀑布也有诗曰:“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谈话交流

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呢?谁来说说。 3. 介绍壶口瀑布 欣赏壶口瀑布图片。

教师介绍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检查预习 出示本课重点字词:

铸成 告诫 推搡 霎时 寒噤 迂回 出轧 汩汩 潺潺 雾霭 驰骋

怒不可遏 震耳欲聋 前呼后拥 湿漉漉

个别读,同学纠错,解释重点词语意思。齐读字词。 三、初读课文,感受瀑布

1.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2. 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有何不同?

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四、跳读课文,了解特点

1. 跳读课文,思考不同时期壶口瀑布有何特点? 教师多媒体出示表格,辅助学生读文章找特点。 季节 雨季 声 势 景 旱季 小组分工寻找特点,完成表格。 季节 雨季 声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 势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旱季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 “其势如千军“龙槽”“深景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汩汩如泉、潺潺成溪 万马,互相挤着、撞不可测”;大水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着、推推搡搡、前呼“向龙槽隆隆冲后拥,撞向石壁,排去”时“被跌得粉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 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落”。 2.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 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刚柔并济 3.小组合作朗读

小组合作选择你们喜欢的段落朗读。 学生展示创意朗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光从作者的描写中,了解了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感受了壶口瀑布湍急汹涌、雄伟壮丽的气势。而且在同学们激情有创意的朗读中,我们感受了壶口瀑布带给人们的震撼。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描绘自然风光上,它的魅力就不足以选入语文教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文字的魅力。

六、作业布置

1.寻找并摘录有关描写瀑布的诗句。(不少于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