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19 1:0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膜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咀嚼肌作相应的收缩,下颌牙沿着上颌牙牙尖斜面的引导,很自然而且稳定地进入牙尖交错位。

由于下颌位置的维持,需要有肌肉的收缩来完成,左、右两侧的升、降颌肌相对平衡的收缩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牙尖交错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常也将下颌骨的对称运动中,双侧咀嚼肌收缩对称、有力,作为牙尖交错位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

答:牙尖交错位以牙尖交错牙合为依存条件,牙尖交错牙合有异常变化,如某些错牙合、多个牙缺失、牙合面重度磨耗等,均可使牙尖交错位发生改变。牙尖交错位随牙尖交错牙合的存在而存在,随牙尖交错牙合的变化而变化,髓牙尖交错牙合的丧失而丧失。

答:牙尖交错位是下颌的主要功能位,咀嚼、言语、吞咽等功能活动,均与牙尖交错位有密切关系;而且牙尖交错位是最易重复的下颌位置,临床上可作为许多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基准位;牙尖交错位正常则双侧咀嚼肌可发挥相对均衡、对称的收缩力,有利于下颌的各种口腔功能运动的协调与稳定,对于防止运动时产生的创伤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

六、论述题: (一) 答:其原因主要有:1.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其牙合面

牙尖、沟、窝多,因而在上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达到牙合接触以后,易于保持稳定。这样,在其近中或远中陆续萌出的磨牙就可以在稳定的咬合关系状态下,达到各自相应的牙合关系。因此,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是保证其他牙牙合关系正常的重要条件。2.第一磨牙的牙根多,粗壮、长大,上颌第一磨牙位于骨质致密的上颌骨颧弓根的垂直嵴内,这也使得该牙萌出后位置比较恒定,可成为引导其余牙在正常位置萌出的引导因素。3.第一磨牙位于牙列的前后方向中段,接近咀嚼肌在颌骨上附丽部位,各肌的合力作用点与该牙很接近,使该牙承受的牙合力最大,而且由于该牙的形态特征(牙合面大、尖窝及斜面较多、牙根粗壮),使其成为牙列中承受咀嚼负荷最重要的牙。因此,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成为牙尖交错牙合最重要的标志。

(二) 答: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在4岁以前和4岁以后略有不同:1.4岁以

前乳牙牙合的特征是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直,无明显近远中或垂直向倾斜,使乳牙牙合的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成为齐平末端。2.4~6岁期间,随着颌骨的长大,牙排列逐渐稀疏,切牙区及尖牙区出现间隙,其中上颌乳尖牙近中和下颌乳尖牙远中的间隙成为灵长间隙。牙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不在同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

36

二乳磨牙的近中,随着下颌骨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

(三) 答:替牙牙合期间常有暂时性错牙合表现: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在

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此为暂时现象,随着颌骨和面部的发育,牙根的生长,上唇系带可逐渐退缩到正常位置。2.上中切牙间隙 上颌的左右中切牙牙冠偏向远中,在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间隙。这多是因为上颌侧切牙尚未萌出,在牙槽骨内挤压了中切牙牙根,迫使之向近中移动造成的。待侧切牙萌出后,一方面其对中切牙牙根的挤压作用减弱或消失;另一方面侧切牙萌出过程中对中切牙的牙冠产生挤压作用,迫使之向近中移动,间隙变会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3.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因颌弓增长尚不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牙根分别受到来自未萌出的侧切牙、尖牙牙冠向近中的挤压力,使得牙冠向远中偏斜。待侧切牙、尖牙相继萌出,同时牙槽骨又有所增长之后各切牙的牙体长轴可以恢复正常。

(四) 答:恒切牙初萌时,可能呈一定的拥挤状态。但由于乳磨牙的近远中

径较恒前磨牙大,故乳磨牙被相应恒前磨牙替换后,牙槽骨量相对较多,可以为远中的磨牙提供一些向远中的空间,这样第一磨牙的关系便可以由原来的远中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同时尖牙也可以略向远中移动,以供前牙调整位置之用;替牙期间正值颌骨增长旺盛期,颌骨前部的宽度有所增长,这样可使前牙的拥挤状态完全消失而趋于正常;前磨牙萌出时,其位置较乳磨牙更向颊侧,恒切牙、尖牙萌出的位置也较乳切牙、乳尖牙更向唇侧。以上诸因素作用结果,恒牙弓增大,为恒牙调整位置、建立良好咬合对应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章 颌面部骨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B 6.B 7. E 8.B 9.C 10.A 11.A 12.B 13.C 14.C 15. B 16. B 17.C 18. E 19.D 20.D 21.A 22.B 23.B 24.B 25.B 26.B 27.B 28.C 29.E 30.A 31.D 32.C 33.C 34.C 35.D 36.C 37.E 38 C 39.B 40.A 41.A 42.B 43.A 44.A 45.C 二、填空题:

1、额突,腭突,颧突,牙槽突。 2、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3、腭骨的蝶腭切迹,蝶骨体的下面。

37

4、额蝶突,上颌突,颞突。 5、颞骨颧突,颧骨颞突。 6、下颌支外侧隆突。

7、上颌骨的内面,蝶骨翼突,腭骨垂直部。 8、髁突颈部,下颌角,正中联合,颏孔 9、牙合平面,1厘米 三、简述题:

1、答:下颌骨的薄弱部位有:1)正中联合 2)颏孔 3)髁突颈部 4)下颌角 2、答;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具有多源性特点:接受1)上牙槽动脉 2)上牙槽

后动脉 3)眶下动脉 4)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等的血供,为正颌外科提供了解剖依据。由于上颌骨的血供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迅速,当手术或外伤后出血较多。

四、论述题: 1、答:(1)尖牙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

眶内缘至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

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至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

连接而成。在上述支柱间有横行的连接支架,诸如眶上弓、眶下弓、鼻骨弓等。这些结构使上颌骨及其邻骨能承受相当大的咀嚼压力。

第五章 颞下颌关节 一、单选

1.D 2.C 3.A 4. E 5.A

6.E 7.B 8.B 9.D 10.C 11. D 12.D 13.B 14.C 15.A 16.E 17.B 18、D 19、D 二、填空

1、颞前附着、下颌前附着

2、前伸部,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 三、论述题:

1、答:1)颞下颌关节的上、下关节面均覆以纤维软骨组成,不是透明软骨,因而具有

耐压、耐磨、耐挤搓的作用。

2)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不完全取决于关节的形态和肌肉的收缩,关节盘也起到重

要的作用。

3)颞下颌关节为人体关节中唯一与牙及牙合有密切关系

38

4)颞下颌关节为人体关节中唯一与颅底有密切关系者,与颅中窝仅有薄层骨板

相隔

5)左右颞下颌关节为一联和关节或联动关节,两侧功能必须高度统一协调。 6)颞下颌关节在功能上为一既具有转动又具有滑动的关节;在结构上是由盘颞

关节和盘颌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

7)颞下颌关节也是一个多运动轴心关节。

综上所述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可总结为:结构精细;功能复杂;与牙合关系密切

第六章 口腔颅面颈部肌

一、单选

1.D 2.D 3.E 4.C 5.B 6.B

7.D 8.E 9.A 10.E 11. E 12.A 二、填空

1、水平肌链,垂直肌链,姿态肌链。 2、咬肌,颞肌,翼内肌。 三、论述

1、答:口颌系统肌链有三条:

(1)水平肌链:由口轮颊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破坏了

此肌链,可以影响前牙弓和前腭突的正常发育。巨舌症破坏了舌与水平肌链正常的肌力平衡,可造成前牙开颌和下颌前突。

(2)垂直肌链: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等组成。比如

腭裂患者破坏了此肌链,可影响上颌骨和腭弓的正常发育,如上颌牙弓缩窄,腭高拱,上颌骨缩窄和腭裂音质等。

(3)姿态肌链:由头部背侧的颈后部肌肉通过帽状筋膜绕过头顶,接连颞肌、咬

肌和舌骨上、下肌群组成。支持头的垂直位置。如斜颈病人破坏此肌链,影响下颌骨、上颌骨及颧骨等的发育,造成颜面不对称畸形。此肌链对维持下颌骨的位置、各肌肉间的平衡也有明显的影响。

第七章 唾液腺

一、单选

1.A 2.D 3.A 4.D 5.E 二、简答

1、答:颌下腺导管易结石,原因:1)下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自后下斜向前上走行。 2)唾液在导管内运行缓慢。3)颌下腺导管开口较大,牙垢或异物易进入导管,常成为钙盐沉积的核心,逐渐形成导管结石。因此,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比腮腺常见

39

2、答:腮腺导管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与颧弓平行,横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

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绕过颊脂垫,穿入颊肌,约成45度角向前,在颊肌与颊粘膜之间走行一短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开口处的粘膜隆起,称腮腺乳头。

第八章 面颈部血管 一、单选

1.A 2.D 3.B 4. D

5.E 6.C 7.C 8.D 9. D 二、填空

1、颈动脉窦,颈动脉体 三、简答

1、答:临床上常将鼻根部和两面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称为面部危险区。因为面部的静脉

瓣有的形态成袋状,袋口成向心性开放,当面部肌肉收缩时,血液可以反流;还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逆流,当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尤其是上唇和鼻根部的炎症,易在静脉内形成血栓,若处理不当或挤压,其感染源或栓子可经内眦静脉,眼上静脉而逆流至颅内的海绵窦,或经面静脉至翼丛再达海绵窦,导致颅内严重的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第九章 面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一、单选 1.A 2.B 二、填空

颈二腹肌淋巴结

第十章 口腔颌面颈部神经

一、单选

1.A 2.C 3.D 4.C

5. E 6.E 7.A 8.B 9.C 10.A 11.D 12.B 13.D 14.A 15.D 16.C 17.A 18.E 19.E 20.C 二、简答

1、答:面神经自茎乳孔穿出时,位于茎突与乳突之间的间隙内。在茎乳孔,面神经位于

距乳突前缘中点深侧约2cm处,面神经向前、外并稍向下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前行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然后横过颈外动脉及下颌后静脉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