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9:0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如果说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慷慨悲凉的美,那么西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带来了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一个以自然冲淡为美的天地。他的诗作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语淡而味腴,各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伍涵芳《读书乐趣》)指出了陶渊明有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因之其诗才具有平淡自然之美。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怡然超脱的情趣、恬淡深远的意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纯净简洁、质朴无华的纯净美,多用白描手法。加以点染勾画。使之现出深远恬淡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构建出冲淡之美。

著名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是这一特色的典型代表,这首诗不刻意雕琢却高度艺术化传神,平白的语言却达到诗意语言的极致之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用质朴而自然的风格营造出了一种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表达的是纯真情怀。而非矫饰的感情。诗的美感,不仅来源于淡雅、纯净语言。更来自于诗人自然、率真、超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向往的闲适淡泊的人生。

陶渊明的田园诗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的诗是心与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意味隽永,韵味醇厚。诗人将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育。”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找到了人生真谛的喜悦之情,是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美风格的诗作之一。

二、日常生活的诗化。蕴藏着高洁情怀与深刻哲理

将日常生活涛化。使之充满诗意。他擅长在日常劳作中发现生活的美感,作品因此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对艰辛的劳作,诗人表现出的是平静乐观的心态,宁肯躬耕田垅也不肯同流合污的执著、乐观情怀与风骨,成为高洁之士理想人格精神的楷模。

在平淡的语言中蕴含朴厚悠远的诗韵。诗人用欣赏的艺术眼光来审视田园,他的田园诗似乎信手而作,却有超出常人的旷远与清淡,形成浑然天成的意境。这是因为。作者的心真正融于自然。认为劳动生活中包含有美的意趣,如《饮酒》(其五)中所描绘的“人境”即俗世的生活场所,首句写结庐、六句写采菊。是描述田园生活。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抒发隐居之情。以真景、真情中包含着从真实的世界中体悟出来的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采菊为篱下,悠然见南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都是写景,但又传达出作者对田园的热爱,又包含着“心远地自偏”和“欲辨已忘言”的哲理。情景相融。对诗人来说。采菊东筒。是生活悠然自得,对自然之趣的品味,也是对宇宙、人生之领悟。

三、情、景、事理的融合

陶渊明的田园诗看似平淡无奇,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许多诗歌都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常常在情与景的描写中寓含人生哲理。是情、景、事理的融合。诗中透过平常之事、可见之物表达人世之情和所悟之理。而诗人重在写自己的心境,这种心境是情、景、理融合为一,是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的田园诗发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统摄。如《饮酒》(其五)是在描写景物、情感的同时,还有其感受人生的真谛。南山、山气、飞鸟等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丰富、圆满、充实。诗人的笔下月亮、炊烟、春燕、清琴、浊酒、秋菊、飞鸟等。已不是寻常事物,是心与景的瞬间感应。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在中感受自由生命的意义。寓理于情。融情人景。意到笔随,充满情昧、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是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还将对官场的极度憎恶写入田园诗。在诗中也流露出屈原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的深长感慨。他往往把世外桃源的生活作为官场与仕途的对立面来描写。这就使得他的归隐具有反抗现实的积极意义。诗人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从耕读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在大自然找到情感依托。诗人甘于寂寞。乐于清贫,在悠然自在的情趣中陶醉于自然。陶渊明怀着对官场黑暗的憎恶,歌咏田园风光的纯静和田园生活的淳朴:“山涧清且浅。可以灌吾足”(《归园田居》其五)。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的一切都生生不息。和谐美好。处处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他的田园诗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道合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所以他能完全融入其中。所以他的田园诗也昭示着诗人寄情自然、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美好人格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