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0:44: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群增长模型 (与密度相关的); 种群调节方式(假说);
繁殖成效 亲本投入、繁殖成本;繁殖格局:一次与多次,生活年限和繁殖; 繁殖策略:K选择和r选择; R-C-S型生活史式样; 生物的性行为: 有/无性生殖;性别系统,婚配制度;他感作用;性选择。 种内关系:密度效应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 种间关系:竞争和生态位。
2. 熟悉植物的防卫作用;植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等。 3.了解种群的遗传变异,物种的形成与分化了解环境的组成与结
构; (二)教学内容 一、 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定义、种群在不同学科中的称谓。种群定义所表现的时空、遗传和数量特征。
二、 种群的各种参数 1 、种群大小与密度
2 、种群的分布,种群分布的判断
3 、种群概念的扩展: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构件 4 、种群的结构特征:年龄结构与性比 ",种群动态
一、生命表与种群动态参数
生命表的编制;静态生命表与动态生命表; 1 、研究种群动态的参数 ⑴ 生命表的分析
⑵ 种群增长率r/内禀增长率rm/瞬时增长率 ⑶ 周限增长率 2 、生存曲线
二、 种群动态的模型研究 1 、指数增长模型
2 、LOGISTIC增长模型
3 、与密度有关的不连续增长模型
4 、具时滞效应的、与密度有关的不连续增长模型 三、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 1 、季节性增长 2 、周期性波动
3 、种群大爆发与种群的灭亡 四、种群调节
1 、种群调节概念
2 、种内竞争 动物与植物种内竞争的差异 3 、种群调节各学说简介与评价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一、 种群遗传学基本概念
6
1 、种、种群和进化 2 、遗传和变异
3 、哈迪—魏伯格原理 二、生物的进化要素 1 、突变和重组 2 、自然选择 3 、基因流动 4 、随机遗传漂变 三、进化中的自然种群
1 、种群内遗传平衡多态现象 2 、生活史对策 (1) r和K对策 (2) C、S和R对策 四、物种的形成
1 、物种形成过程 2 、物种形成机制 3 、种的形成方式 ",种间关系 一、 种间竞争
1 、种间竞争模型 ⑴ Lotka-Voltarra模型 ⑵ Tilman模型
2 、竞争排斥原理 3 、生态位理论
4 、自然种群的种间竞争表现 二、 捕食关系
1 、捕食关系的概念: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2 、种间竞争模型
3、Lotka-Voltarra捕食模型 4 、自然界捕食关系的表现
5 、捕食关系在生物控制中的作用:Holling反应的应用 三、 寄生关系
1 、有关寄生的各种概念:寄生、拟寄生、内/外寄生 2 、寄生作用与协同进化 四、其它种间关系 1 、互利共生
2 、种间关系的各种表现与实际判断问题 种群的行为
一、植物种群的密度效应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与-3/2自疏法则
二、动物种群的各类社会行为及其生物学意义 1 、啄序 2 、社群等级 3 、领域行为
7
三、 行为的适应性和遗传性 四、 家系选择和集团选择 ",
(三)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进化单位?
2、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种群的不同分布形式对种群的发展各有哪些影响? 4、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有哪些不同?如果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的发展动态,你认为两种生命表各有何优劣点?
5、关键因子分析是怎样反映环境因子对种群发展影响的?
6、比较分析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指数增长模型(离散型和连续型)、密度制约增长模型(离散型和连续型)成立的条件和建模的要求,各模型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
7、比较分析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种群进化的作用特点。 8、自然选择按照选择的结果分为哪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9、物种的形成为什么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有哪些形式和方式?
11、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在生态适应中各具有什么利弊? 为什么大多的植物都选择雌雄同株的性别系统?
12、领域性行为和社会等级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13、根据Lotka-Volterra中间竞争的模型, 说明竞争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14、根据Tilman的ZNGI 模型说明植物竞争的特点及其相互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16、 利用有关模型说明动物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周期性数量波动。
17、植物对食草动物的取食有哪些适应机制? 二者之间是如何协同进化的? 18、寄生生物如何适应寄生生活的? 二者之间是如何协同进化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四章 生物群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群落 群落交错区 机体论学派 个体论学派 优势种 建群种
显著度 (相对)多度、密度、盖度(比) 频度 优势度重要值IV SDR 生物多样性 生活型 生活型谱 等生活型线 生态等值种 垂直结构 外貌 层片 季相 边缘效应 同资源种团 等价种 抽彩式竞争 MacArthur平衡说 空间异质性 演替 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群丛 群系 植被型 纬向地带性 经向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三向地带性 潮间带等概念;
2.熟悉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等。 3.了解岛屿生物学理论;演替顶级理论和学说。
(二)教学内容 一、 生物群落的概念
二、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简介 1 、群落的物种组成
8
⑴ 物种的不同性质:优势种、建群种等 ⑵ 物种多样性
2 、群落的结构特征 ⑴ 群落的时间特征 ⑵ 群落的空间特征 ⑶ 群落的营养结构
",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 群落的物种构成 1 、生物多样性概念简述
⑴生物多样性定义,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⑵生物多样性范围:研究中心,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的度量
2 、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 二、 群落的结构单元 1 、生活型及其划分 2 、层片及其划分 三、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四、 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五、 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 六、 影响群落的结构的要素 1 、竞争 2 、捕食 3 、干扰
4 、空间异质性
七、 岛屿生物学现象,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群落的动态
一 、群落短期动态 1 、昼夜变化
2 、季节变化与年变化 二、 群落的演替
1 、群落演替的概念 ⑴ 定义
⑵ 影响演替的内、外因素分析 2 、群落演替的类型划分 ⑴ 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⑵ 演替的其它划分方法与类型 3 、三种不同的演替顶级理论
群落的分类 1. 群落分类方法 2. 群落分类排序 (三)课后练习
1、群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和种群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群落的性质如何? 2、何为趋同适应、趋异适应?它们分别产生怎样的生态现象?(同种群部分结合起来)
3、何为Raunkiaer频度定律?它说明了什么?
9
4、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多样性描述的指数常用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5、比较分析层片和层次的生态含义及异同点。
6、一定地区代表性的叶子大小能说明该地的哪些环境条件?为什么? 7、竞争是如何影响植物和动物群落结构的?
8、何为空间异质性?它对群落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13、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在群落研究中各有哪些主要区别?
14、群落的分布取决于哪些条件? 为什么云南具有众多的植被类型? 15、山地垂直带谱和纬向的水平带谱之间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6、区别地球各植被类型的环境特点和群落主要特征及分布区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讨论
第五章 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及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等的主要特征; 2. 熟悉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3. 了解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的地理分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森 林 一、热带雨林 1. 定义:
2. 自然条件: 3. 基本特征:
1)种类组成非常丰富。2)群落结构复杂,分层不明显,多达4-8层,色彩不一;热带雨林植物终年发育,一年内开花植物不断,森林常年保持绿色。3)乔木高大挺直,常有板状根、支柱根和气生根。4)藤本植物丰富,形状多样,长度惊人;绞杀植物多见。
4. 全球和中国的分布: 二|、季雨林 1.定义: 2.自然条件:
3.基本特征:1)由于干湿的交替,使许多的树种在干季落叶,雨季由长出新叶。大部分植物在雨季开花。2)中国季雨林的组成较为复杂,是多建种的森林;种类组成不如热带雨林丰富;结构也不如热带雨林复杂。
4.全球和中国的分布: 三、红树林 1.定义: 2.自然条件: 3.基本特征:
4.全球和中国的分布: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1.定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