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论文心理健康论文: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技巧初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3 21:4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辅导员论文心理健康论文: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

技巧初探

【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教育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以主动沟通为前提,以移情为基础,以真诚为出发点,贯穿阳光心理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培养健康心理作出保证。同时,本文对提高辅导员沟通效果提出了参加心理辅导培训,采用多种沟通媒介和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三点意见。

【关键词】辅导员;“90后”大学生;沟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由于他们此时可塑性较强,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他们身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因此,与学生沟通有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辅导员的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

1.“90后”大学生的特点

自2008年起。入学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1990年后。 “90后”大学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标新立异的代名词,有些人甚至哀叹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实际上,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点,总体上说,他们个

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但是,他们身上确实有不少特点,是高校工作人员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注意的。总的说来,他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1文化的碰撞造成价值观混乱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减弱的趋势,给外来文化的入侵提供了空间。作为从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90后”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尤其是拜金主义的思想。他们从小生活条件较好,没有自己挣钱的经历,花钱大手大脚,有“唯钱能带来幸福”的潜在思想。在武汉地区的一次针对“90后”大学生中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8.1%的“90后”学生有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获得生活费的想法。

价值观的缺乏是十分可怕的,这会造成他们在判断是非的时候缺乏标准,容易被煽动或诱导上歧途。更可怕的是,由于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也没有客观的认识。一点失败,如失恋或考试失利,就很容易让他们消沉,甚至做出极端的事。

1.2自我任性伴随着孤独

一份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90后”大学生的父母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空闲时间更少,只能以充沛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子女。伴随这一代孩子成长的,不是亲人的关注和指导,而是无感情的电子产品。由

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是处于众星拱月的位置,这自然养成了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仅如此,由于从小缺少磨练,“90后”的依赖性较强,他们需要人不时为他们指点迷津。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指点,他们更容易感到迷茫,迷失在对物质的追求和享乐上。但在这背后,是他们的孤独心理,他们也渴望别人的理解和陪伴。在08年武汉大学的一份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中,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1.3叛逆另类掩盖了对自由的渴望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加激烈,“90后”父母从小就给予孩子很大的期望,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孩子的成长中少了几分童真,少了很多自由。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兴趣,而不得不接受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意志。由于被束缚太久,进入大学后,自由便成了“90后”的主题,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被他们刻意的放大。但是,自由应该是相对的。由于不清楚合适的“度”,他们常常会和老一辈产生冲突,彰显自己的叛逆,其实质是他们对自由的渴望。

1.4冲动的起因是单纯

“90后”大学生不用为生活发愁,也没有受过太多挫折,对忍耐、礼让等也没有什么体会。对生命的价值也没有客观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也比较单纯,对父母有着单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