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6: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简述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措施

第十章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患者,女,16岁,因车祸中流血过多导致昏迷,清醒后发觉右手臂缺失。面对突然发生的伤残,患者毫无心理准备,表情淡漠,答语简短,出人意料的镇静。患者处于残疾后心理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A心理休克B否认C抑郁D自责E退化

2.患者,女,25岁,舞蹈演员,1周前不慎从舞台上摔下来,导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瘫。面对残酷的现实,患者焦虑烦躁,无端迁怒于亲友和医护人员,扔手机,摔水杯等物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患者处于残疾后心理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A心理休克B否认C抑郁D自责E退化

3.患者,女,45岁,全职家庭主妇,1个月前因脑出血入院,目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感觉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对生活失去热清。患者处于残疾后心理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A心理休克B否认C抑郁D自责E退化

4.关于残疾后的抑郁心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凡躯体病残者均存在抑郁B抑郁心理可导致抑郁症C抑郁的程度往往取决于病残的程度D抑郁的程度往往取决于病残者的个性E抑郁的程度可从轻度悲观致自杀

5.患者,男,20岁,因脑瘫导致运动及语言障碍、反应迟钝,但患者通过 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并立志一生要为残疾人事业奋斗。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外射B补偿C转移D合理化E升华

6.一个残疾人被人照顾者指责后,心情不愉快,他会说:“我不去想他”。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76

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E外射

7.一位偏瘫的成年患者虽然已经康复可以自理,但却一直习惯由他人照顾,超出他的病情需要。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E外射

8.双手残疾的换着用双脚的活动来代替双手的功能。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补偿B认同C转移D外射E反向相同

9.残疾儿童受到父母训斥后,将怨气撒到照顾者身上。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补偿B退行C转移D外射E反向作用

10.处在更年期的患者将自己的暴脾气归因于其所处的特殊生理时期,认为别人应体谅她。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补偿B认同C转移D外射E合理化

11.患者心理非常担心由于自身残疾会失去心爱的人,但表面上却装作毫不在乎,并开导自己说:“这很正常”。患者采用的心理应对方式是

A补偿B反向作用C转移D外射E退行

12.患者,女,36岁,因遭遇抢劫,被殴打导致左眼睑下垂,视物模糊。患者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泰顿,致使他人不敢在患者面前提及“眼睛看不见”或“眼睛看不清”这样的话。患者的心理特征是

A自卑和孤独B敏感和多疑C自尊心强D依赖E富有同情心 13.下列哪项不符合盲人的心理特征

A性格内向B内心世界丰富C记忆里比较好D语言能力强E情感反应强烈 14.人生中最有特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是 A婴幼儿期B学龄期C青年期D中年期E老年期 15.社会负担、心理压力最大的年历阶段是 A婴幼儿期B学龄期C青年期D中年期E老年期

77

16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产升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人格在同一个人身上先后交替出现。这种表现属于那种自我意识障碍 A双重人格B多重人格C人格解体D现实解体E自知力缺乏 17.患者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现实体验,觉得自己正在发生改变,已不是原来的自己。这种表现属于那种自我意识障碍

A双重人格B多重人格C人格解体D现实解体E自知力缺乏

18.患者有深处梦境的体验,觉得周围环境中的一切都变得暗淡、模糊不清,事物好像隔了一层纱帐或隔离一堵墙,亲人之间的感情也变得冷漠了,家庭环境和工作场所好像也都变样了。这种表现属于那种自我意识障碍

A双重人格B多重人格C人格解体D现实解体E自知力缺乏

19.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病理状态不能作出正确的估计或评价,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点在发病前后的变化,认识不到自己病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与常人之间的差异。这种表现属于哪种自我意识障碍

A双重人格B多重人格C人格解体D现实解体E自知力缺乏

20.患儿,女,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因共转斜视从未参加过学校的各种比赛,害怕上台发言和表演,尽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仍然认为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患儿的这种表现反映了残疾儿童的哪种心理特征

A自卑B孤僻C多疑D依赖E过度激动

21.患儿,男,10岁,因唇裂而不愿与其他身体健康的同学接触,待人冷漠,不合群,至于周围的其他残疾儿童保持交往联系。患儿的这种表现反映了残疾儿童的哪种心理特征 A自卑B孤僻C多疑D依赖E过度激动

22.盲童,男,7岁,平日深得母亲溺爱,日常生活起居均由母亲照料,自理能力很差,现母亲因病卧床,他感觉很不习惯,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事情也干不来。患儿的这种表现反映里残疾儿童的那种心里特征

A自卑B孤僻C多疑D依赖E过度激动

23.人们最早体验到的。无法自己选择的人际关系是 A亲子关系B同学关系C朋友关系D师生关系E恋人关系

78

24.提供各种感觉和运动刺激,让儿童看到和感到实际的物体,感知它的存在,来促进其视觉、听觉及触觉等的发展。这种方法可用于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25.通过游戏,玩具等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并制定适当的规则引导儿童,注意站在儿童的角度,根据儿童的需求来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可用于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26.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尽量解释清楚的每一项行为的具体要求及原因,使孩子明白、理解决定背后的动机,这种方法可用于出啊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27在教导孩子是应作详尽的解释,并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这种方法可用于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反射联系阶段

28.儿童主要靠感觉来联系身边的事物,以正误尝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观看、吸吮和抓握等感觉和运动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是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29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象征性、表象性和直觉性的特点。这是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30.儿童理解了守恒,可以对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行推理,自我中心逐渐减少,更能接纳别人的看法。这是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79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直觉思维阶段

31儿童发展出了抽象思维和假设思维的能力,喜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抗拒家长式的管教。这是处在认知发展哪一阶段的儿童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反射练习阶段

32.处于认知发展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年龄范围是 A0-2岁B2-5岁C5-7岁D2-7岁E7-11岁

33.处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年龄范围是 A0-2岁B2-5岁C5-7岁D2-7岁E7-11岁 (二)多选题

1.残疾人对自身残疾状态的错误认知包括

A否认B不良行为问题C认同延迟D自我意识障碍E失能评价 2.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包括 A自卑B孤僻C多疑D依赖E易激惹 3.影响残疾儿童心理的自身因素包括

A年龄因素B人格因素C残疾治疗状况D父母关系不合E教育方法不当 4.家长应如何与残疾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A给予孩子弹性空间B与祖父母的教养要有所区别

C与孩子共定规则D提供孩子快乐成长的精神环境E用心探讨孩子的问题 5.应怎样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指导 A与患儿家长会谈的场所应相对安静 B与患儿家长一对一的会谈方式最好

80

C与患儿家长会谈的时间充裕 D会谈中注意启发患儿家长提问

E鼓励患儿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健康孩子进行比较 二、名词解释

1、外射的心理应对方式 2、认同延迟 3、自我意识 4、自知力 三、简答题

1、简述残疾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2、简述否认与认同延迟的区别。 3、简述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措施。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