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控复习提纲最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5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简述我国的水资源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

2 简述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水体污染分类:①生物性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②化学性污染:无机污染物与有机污染物污染,种类多、数量大、毒性强;③物理性污染:如热能、放射性污染物、致浊物污染等。

水体污染的危害: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好氧有机污染物越多.

COD(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化学需氧量越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TOC(总有机碳):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 TOD(总需氧量): 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4 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

①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②污水排放标准根据控制形式可分为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 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与生物净化作用后,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称氧垂曲线。

特点:污水未排入之前,河水中溶解氧DO很高,污水排入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DO从0点开始向下游逐渐降低。随河流流动降至最低点(临界点),该点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临界点后,耗氧速率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而小于复氧速率,DO又逐渐回升,最后恢复到近于污水注入前的状态。

6 格栅、筛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各使用于什么场合?

在排水工程中,格栅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内,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截留污水中较为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等设备,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并保证污水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筛网用于废水处理或短小纤维的回收。可作为预处理,也可作为重复利用水的深度处理。

7 试说明沉淀池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各适用在哪些场合?

①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②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正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③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

(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④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8 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①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沙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计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②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③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沙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除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9 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利用水中悬浮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基本规律:静水中悬浮颗粒开始沉降/上浮时,会受到重力,浮力,摩擦力的作用.刚开始沉降/上浮时,因受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经过很短的时间后,颗粒的重力与水对其产生的阻力平衡时.颗粒即等速下沉. 影响因素:颗粒密度,水流速度,池的表面积.

11加压溶气浮上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 加压溶气浮上法基本原理是使空气在加压的条件下溶解于水,然后通过将压力降至常压而使过饱和溶解的空气以细微气泡形式释放出来.

基本流程及特点:全加压溶气流程,特点是将全部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其它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12 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物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那些影响因素?

基本条件:颗粒与微气泡间的粘附力大于水与颗粒间的粘附力.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气浮池中的空气量;颗粒的表面性质.

13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原理: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及网捕作用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适用条件:废水中有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离出去.

14化学混凝剂在投加时为什么必须立即与处理水充分混合、剧烈搅拌?

废水与混凝剂和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是进行反应和混凝沉淀的前提.要立即与处理水充分混合,剧烈搅拌以创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使胶体脱稳并借颗粒的布朗运动和紊动水流进行凝聚.

15为什么聚合铁和聚合铝的混凝效果优于铝盐和铁盐?

聚合氯化铝的混凝作用与硫酸铝并无差别,硫酸铝投入水中后,主要是各种形态的水解聚合物发挥混凝作用,但由于影响硫酸铝化学反应的因素复杂,要想根据不同水质控制水解混合物的形态使不可能的.人工合成的聚合氯化铝则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预先制成最优形态的聚合物,投入水中后,可发挥优良的混凝作用,它对各种水质适应性较强,对低温水效果也比较好,形成的絮凝体粒大而重,所需的投量小,约为硫酸铝的1/2~1/3. 16反渗透与超滤在原理、设备构造、运行上有何区别?

原理: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超滤与反渗透都要用到微孔过滤膜(半透膜)。都是依靠膜和压力工作,但其作用的实质和目的不同,超滤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筛滤过程.

设备构造:超滤膜的微孔孔径比反渗透膜大,在

0.005~1μm之间.超滤法所需的压力比反渗透法要低,一般为0.1~0.7MPa.

运行:反渗透是静态过滤.而超滤是动态过滤.即可短时间地停止透水和增加切面流速,即可达到冲洗膜面的效果,使透水率得到恢复.

17 简述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质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置。

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适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000mg/L)。

18 稳定塘有哪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稳定塘是一种天然的或是经一定人工构建的污水净化系统。污水在塘内经较长时间的停留、储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及相伴随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过程,是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素和其它污染物质进行多级转换、降解和去除,从而实现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与再利用。 稳定塘按塘水中微生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的溶解氧状况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①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适用于低有机物浓度污水。高负荷好氧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处理污水和产生藻类.普通好氧塘用于处理污水,其二级处理作用.深度处理好氧塘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后部或二级处理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

②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适用于富含N,P等营养物质及一些难去除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占地面积大)。兼性塘常被用于处理小城镇的原污水以及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沉淀处理后出水或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接在曝气塘或厌氧塘之后作为二级处理塘使用. ③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厌氧塘宜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如制浆造纸,酿酒,农牧产品加工,农药等工业废水和家禽家畜粪尿污水等.也可用于处理城镇污水.

④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曝气塘一般需后续连接其他类型的塘或生物固体沉淀分离设施进行进一步处理.

19 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①好氧塘:是一类在有氧状态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它完全依靠藻类光合作用和塘表面风力搅动自然复氧供氧.优点:净化功能较高,有机物降解速率搞,污水停留时间短.缺点:占地面积大,处理水中含有大量的藻类,需进行除藻处理,对细菌处理效果差. ②兼性塘的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的作用.兼性区溶解氧逐渐减少,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厌氧区没有溶解氧,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优点:投资省,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较强。处理程度高,出水水质好。缺点:池容大,占地多。可能有臭味,夏季运转时经常出现漂浮污泥层。出水水质有波动。

③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所有的厌氧生物处理设备相同,是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来完成的.即先由碱性厌氧产酸菌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再由专性厌氧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优点: 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较强。由于池深较大,所以占地省。所需动力少,运转维护费用低。贮存污泥的容积较大。缺点:温度无法控制,工作条件难以保证。臭味大。净化速率低,污水停留时间长。 20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 污水土地处理是在在农田灌溉的基础上,运用人工调控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其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如下:悬浮固体的去除、BOD的去除、氮的去除、磷的去除、金属元素的去除、痕量有机物的去除、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2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22 从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分析氧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的基点是认为在气液界面存在着二层膜(即气膜和液膜)这一物理现象。这两层薄膜使气体分子从一相进入另一相时受到了阻力。当气体分子从气相向液相传递时,若气体的溶解度低,则阻力主要来自液膜。影响氧传递的因素主要有如下:

污水水质:水中各种杂质如某些表面活性物质会在气液界面处集中,形成一层分子膜,增加了氧传递的阴力,影响了氧分子的扩散。

水温:水温对氧的转移影响较大,水温上升,水的黏度降低,液膜厚度减小,扩散系数提高,反之,扩散系数降低。

氧分压:气相中的氧分压直接影响到氧传递的速率。气相中氧分压增大,则传递速率加快,反之,则速率降低。

总的来说,气相中氧分压、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水流的紊流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氧的转移速率。 25 简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 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27 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那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

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水力负荷、转盘的转速、级数、水温和溶解氧等。水力负荷对出水水质和BOD5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生物转盘的转速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影响溶解氧的供给,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污水的混合程度和传质,过剩生物膜的脱落,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去除率。

28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①水解发酵:有机物被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溶解性物质.

②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有机酸分解成乙酸,H2,CO2等.

③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或H2/CO2产生甲烷.

29 试述UASB反应器的构造和高效运行的特点。 34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时,易发生污泥膨胀,试述污泥UASB反应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 进水和配水系统:将进水均匀分配到反应器整个横断面;起到水力搅拌的作用、 ② 反应区: UASB的核心,包括颗粒污泥区和悬浮污泥区.

③ 三相分离器: 由沉淀区,回流缝和气封组成,其功能是将沼气,污泥,废水等三相进行分离.

④ 气室: 也称集气罩,其功能是收集产生的沼气.

⑤ 出水排出系统:将沉淀区的上清液均匀地加以收集,并将其排出反应器.

特点:①利用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污泥颗粒化②由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用

③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的应用

30 简述生物法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①脱氮原理:微生物经氨化反应分解有机氮化合物生成NH3,再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经硝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最后经反硝化反应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当进水氨氮浓度较低时,同化作用也可能成为脱氮的主要途径。

②除磷原理: 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得用聚磷微生物具有的厌氧释磷及好氧超量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31 污泥调理和脱水的方法有哪些?

污泥调理的是指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污泥的浓缩脱水效率,并为经济地进行后续处理而有计划地改善污泥性质的措施。调理方法有四种 1. 化学调节法 2. 热处理法 3. 冷冻法 4. 淘洗法

污泥脱水方法:1.自然干化法 2.造粒脱水法 3.机械脱水法

32 试述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流程。

污泥处理流程:浓缩→稳定→调理→脱水→最终处理

浓缩作用是大幅度地削减污泥体积,减小后续处理的水量负荷和污泥调理时的药剂投加量。

稳定的作用是减少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和致病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污泥利用的风险。 调理的作用是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脱水的作用是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经脱水后的污泥可直接进行最终处置,也可干化后再进行最终处置。

33 简述气浮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水和废水的浮上法处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从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膨胀的现象和危害.

污泥膨胀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

污泥膨胀的定义: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体积指数SVI为50~150,当活性污泥不正常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升高,出水水质恶化,这种现象就是污泥膨胀.

发生污泥膨胀后,二沉池出水的SS将会大幅度增加,直至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导致出水的CODcr和BOD5也超标。如果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持续流失会使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数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正常需要,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崩溃。如果恢复,需要从培养、驯化活性污泥重新开始。 运行时,控制污泥膨胀措施

(1) 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维持适量的溶解氧(不低于1-2mg/l, 不高于4mg/l)(2)调整pH值 (3)氮、磷比例失调,可以适量投加含氮、磷的物质(4)投加化学药剂

(5)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在经过沉砂池后,跳跃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35 废水深度处理的对象及目的.

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废水深度处理的对象: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深度处理目的:解决水资源短缺,污水回用.

生化需氧BOD:表示水中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气量称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称氧垂曲线。

浮上法处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从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沉淀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污水土地处理:是在在农田灌溉的基础上,运用人工调控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混合液悬浮固体密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即污泥浓度 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体积分数。

污泥体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mL计)。 污泥龄(SRT): 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过滤中和法:中和法原理:用碱或碱性物质中和酸性废水时,或酸性物质中和碱性废水时,把废水的pH调到7左右。中和剂为粒料或块料时,采用过滤法。

氧化还原法:改变水中某些有毒有害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改变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使剧毒的化合物变为微毒或无毒的化合物,使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化学沉淀法:用沉淀剂使溶液中某种离子以它的一种难溶的盐和氢氧化物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称化学沉淀法。 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离子交换法: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学吸附。

膜吸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及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作推动力对水溶液中某些物质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