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系统模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5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模式 目录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类型和发展状况 3.各型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点 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模式选择的目标和技术路线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会看到,与道路上行驶的各类交通工具不同,轨道交通车辆行驶在特定的轨道上,特定的轨道不但承载而且提供车辆的导向,司机室内没有方向盘之类的装置。 轨道交通特指由专用轨道进行导向的各类公共交通,包括承担长距离客、货运输的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本课件的讲解对象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655-85)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是“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特征有以下7点: (1) 专用通道和设施设备:专用轨道、专用信号、专用车辆、专用车站; (2) 城市内服务范围广:以市区中心圈为核心,外延辐射市郊。提供城市中心与外围组团、副中心之间的联系; (3) 线路布设灵活:主要线路贯穿市区中心,形成向外辐射形态;郊区可以利旧和新建市郊铁路。敷设方式可以地面、地下、高架相结合。地面线可与道路采用独立路权,也可共用路权; (4) 运输能力高:采用全封闭、独立路权、高密度运行方式,单位时间内运输能力高,与市区公交线路相比,在运量、速度和舒适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5) 车站间距适中:市区1.0~1.5km,市郊2~5km,组团间5~10km; (6) 平均旅行速度:一般35~40km/h,市郊和组团间的交流可达50~60km/h; (7)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等。其中轻轨系统涵盖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等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表(01) 分类名称及代码 主要指标及特征 车辆和线路条件 客运能力(N) 平均运行速度(v) 随时租用或预订,按计价器收费或按日包车 预订,按计程或计时包车 备注 大类 中类 小类 小型出租汽车GJ141 出租汽城市道路公共交通GJ1 大型出租汽车GJ1431 地铁系定员:≤5人 中型出租汽定员:7~19人 车GJ14 车GJ142 定员:≤20人 预计,按计程或计时包车 A型车辆GJ211 车长:22.1m N:4.5~7.0万人高运量 统GJ21 车宽:3.0m 次/h 定员:310人 v:≥35km/h 线路半径:≥300m 线路坡度:≤35% 车长:19.0 m 车宽:2.8 m 定员:230~245人 B型车辆GJ212 线路半径:≥250m 线路坡度:≤35% 车长:16.8 m 车宽:2.8 m 定员:215~LB型车辆GJ213 240人 线路半径:≥100m 线路坡度:≤60% N:2.5~4.0万人次/h v:≥35km/h N:2.5~5.0人次/h v:≥35km/h 适用于地下、地面或高架 大运量 适用于地下、地面或高两架 大运量 适用于地下、地面或高两架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表(02) 分类名称及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主要指标及特征 车辆和线路条客运能力(N) 件 车长:18.9~30.4m 车宽:2.6m 定员:200~C型车辆GJ221 315人 线路半径:城市轨道交轻轨系统通GJ2 GJ22 ≥50m 线路坡度:≤60% 车长:16.5m 车宽:2.5~LC型车辆GJ222 2.6m N:1.0~3.0万人中运量 次/h 适用于高架、地面或地下 N:1.0~3.0万人中运量 次/h v:25~35km/h 适用于高架、地面或地下 备注 平均运行速度(v) 定员:150人 v:25~35km/h 线路半径:≥60m 线路坡度:≤60% 车长:15m 车宽:3m 定员:150~跨座式单轨车辆GJ223 170人 线路半径:≥50m 线路坡度:≤60% 车长:15m 车宽:2.63m 定员:80~100悬挂式单轨车辆GJ224 人 线路半径:≥50m 线路坡度:≤60% 有轨电车GJ23 车长:12.5~28m 车宽:≤2.6m 单厢式或铰接式有轨电车GJ231 定员:110~260人 线路半径:≥30m 线路坡度:≤60%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表(03) 分类名称及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主要指标及特征 车辆和线路客运能力(N) 条件 车长:12~15m 车宽:2.6~N:1.5~3.0万人城市轨道磁浮系统交通GJ2 GJ24 中低速磁浮车辆GJ241 3.0m 次/h 中运量 适用于高架 备注 平均运行速度(v) N:0.6~1.0人次低运量 /h v:15~25km/h 适用于街面混行的轨道交通 N:0.8~1.25万人次/h v:≥20km/h N:1~3万人次/h 中运量 v:30~35km/h 适用于高架 低运量 适用于高架 定员:80~最高运行速度:120人 线路半径:≥50m 10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