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巴黎和会》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2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选修3《巴黎和会》学案 姓名

临清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课时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1)巴黎和会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朱秀玲 使用时间:2012/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⑴巴黎和会召开概况;⑵通过对各大国图谋的了解,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⑶通过对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关系的了解、对《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的理解,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学习过程

一.课始检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

2.20世纪发生世界战争的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及其地理范围及作战双方

4.施里芬计划的内容及破产的标志

5.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影响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 / 7

二. 自学尝试

(一)、巴黎和会( 年 月 日)

1.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2. 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3. 操纵国:英、法、美: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法国总理

4.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 ”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进而 。

(2)英国奉行“ ”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吞并 的一些领地。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 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太平洋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 ,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 。同时扩大在

(4)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5. 问题:(1) (中心、焦点);(2) (3)建立国联问题

6. 性质:帝国主义的 会议 (二)《凡尔赛和约》

1. 时间:

2. 内容:(1).领土(重划疆界):德国将 和 归还法国, 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 由协约国占领15年。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独立。

(2).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以“ ”方式瓜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 。

(3).限制军备:德国废除 ,只保留10万陆军和轻型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50公里以内划为非军事区

(4).赔款:规定德国在 前应支付的赔款总额为200亿金马克。

(5)战争责任

3.评价:(1)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2) 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建立一战后的

2 / 7

体系

(3)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 ,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三. 点拨﹒展示

1.说出巴黎和会操纵国的企图及其实质。 美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2.从《凡尔赛合约》的内容分析协约国对德国的复杂态度。 (1)列强的斗争和妥协

(2)制裁限制德国

(3)纵容德国(表现及原因)

四 反馈练习

1.“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由德法矛盾到美日矛盾 B.由英德矛盾到美日矛盾 C.由英美矛盾到美俄矛盾 D.由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 2.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3.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B.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C.惩罚和削弱德国 D.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4.《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 B.军事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赔款问题

5.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