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00: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3分)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故A错误;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30cm左右,选项B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C错误;
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那么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0s,达不到1min(60s);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3分)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
第1页(共16页)
A.小霖同学 B.小华同学 C.岸边的山 D.竹排上的凳子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和岸边的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竹排为参照物,岸边的山是运动的。 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3分)小雪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对抽烟的爸爸说:“爸爸,你抽烟既危害自己的健康,又危害我和妈妈的健康。”爸爸不解地说:“为什么?”小雪说:“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呀!”小雪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分析】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解答】解:爸爸吸烟时。烟气分子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使得屋子中到处充满了烟味,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扩散现象的定义;二是扩散现象说明的物理问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4.(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第2页(共16页)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声学的相关知识点,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5.(3分)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因为乙梳子的齿密,所以乙梳子齿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B。
第3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