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11:57: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有四种形式: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还具有五个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作业1)

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仅作为了解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农产品供给就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并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农产品供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农产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技术条件、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同时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还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其他因素。

2、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构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农产品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中间需求的变化;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3、什么是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供求蛛网有哪几种类型?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条件是什么?(作业2,要求用图来表示)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渠道有哪些?

1)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

性明显,而农产品消费是常年的,普遍的,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和分销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普遍需求。

2)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下降,造成损失。在流通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保持产品鲜度十分重要。

3)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在价格中占得比例较大,不太适合长距离运输。

4)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往往凭直觉感受(如大小、颜色、新鲜度等)对农产品进行品质评价,但对农产品的营养性和卫生安全性难以把握。

5)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流通渠道分为直接流通渠道和简洁流通渠道。 2、什么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它所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功能:1)商品集散功能 2)价格形成功能 3)供求调节功能 4)信息中心功能 5)综合服务功能。

3、什么是农产品零售市场?它有哪些特点?

农产品零售市场位于流通的最终环节,是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的场所。零售市场的职能是将社会所生产的农产品以零售的方式分配给广大消费者,最终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特点:1)零售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上的卖者是零售商,买这是消费者,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即为终点,不再继续流通。

2)零售市场数量多且分散于居民区。

3)零售市场商品种类多,交易频率高、数量少。 4)农贸市场上的卖者多为零售商贩,主要经营鲜活农产品,又有农户自产自销的。

5)超市经营的农产品有供货商或配送中心供货,进货渠道为定,产品质量相对有保证。

4、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作业3)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什么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它的功能是什么? 狭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进行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场所,通常特指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由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

功能:发现价格功能和回避风险功能是农产品期货市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一些学者指出期货市场还具有其他许多功能,如风险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配置市场秩序功能、节省交易费用以及信息功能等。

2、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与基本原理。(作业4)

3、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微观作用与基本原理。

1)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

当某种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运行,该种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下,生产经营者可以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风险规避机制,并通过一定的期货和现货业务运作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引导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条件下,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能够增强市场信息的导向功能,反馈与现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能够有效的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资金投向,使得社会资源有可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不至于因现货市场价格的滞后效应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由此是市场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3)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

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下,特定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形成接近未来供求均衡的价格,即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较好反映未来供求趋势的完整价格体系,为现货市场交易双方确定现货成交价格提供权威的依据,从而拓展农产品现货的销售与采购渠道。

4)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随着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及订单签订双方的合理利用,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这些难题:1、有助于转移订单农业的价格风险。 2、有助于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3、期货市场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和交割检验机制有助于增强农户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促使农户尽可能做到农产品的单种、单收和单储。 4、期货价格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合理有效地价格依据。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1、什么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商品);二是国家或政治(社会)实体的形成。

联系:1)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2)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区别:1)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2)研究的对象不同 3)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2

4)衡量标准不同

5)竞争优势理论不想比较优势理论那样被广泛运用。 2、中国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3、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和农民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作业5)

第六章 土地与水资源

1、什么是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什么是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粗耕粗作,广种薄收,主要靠扩大农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及收入的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应用陷阱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设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2、什么是土地制度?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基本制度有哪些?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农村土地合理利用与耕地保护,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农村土地征用等。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有哪些?流转的主体及其权利有哪些?

流转的方式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反租倒包。

原则:1)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2)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4)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5)优先原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取得。 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权利:1)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2)有权获得流转收益。

4、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和配置机制?(作业6)

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

1、什么是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只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由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农业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一般规律: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2、什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原有的有效劳动时间和产出量不会减少,也不影响农业的发展。

原因:1)以往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战过快,规模过大。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耕地的减少。 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困难是什么?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业7)

4、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利、气候、生物等 2)经济因素:经济形势,经济关系,生产规模,劳动组织,劳动报酬,劳动态度,劳动者素质,农民收入水平等。

3)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状况,劳动的物质技术装备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等。

4)社会条件:人口的增长速度,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速度以及非农部门对农业的影响力等。

提高:1)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3

2)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3)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4)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5)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

内涵: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现金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特点:渐进性;系统性;外生性;复杂性;周期性 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中型技术。

2、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作业8)

第九章 农业资金

1、农业资金的含义和运动特点是什么?

广义的农业资金指国家、农户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压抑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运动特点:1)农业中资金的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农业中资金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3)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率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4)农业资金再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5)农业资金的低收益型和效益的外部性。 2、什么是农业财政资金?按功能来划分有哪些类别?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

类别:1)支援农林生产支出。 2)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 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4)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5)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6)农村救济费 7)其他农业财政支出 3、什么是农业信贷资金?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有哪些?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各个环节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着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信贷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