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卷(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5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2.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科尔伯格

3.在时间知觉发展中,小学生知觉最准确的是 。

A.对一小时的知觉 B.对一天的知觉 C.对一星期的知觉 D.对一个月的知觉

4.下列哪一个最能表现出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征 。

A.浪漫 B.激情

C.两极性 D.理智感增强

5.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动物只对特定的强化刺激产生唾液分泌条件作用,而对其它近似的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 。

A.消退 B.维持 C.分化 D.泛化

6.根据自我价值感理论,有些学生不愿意努力学习是因为 。

A. 习得了无助感 B. 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 C. 害怕困难 D. 自我效能感低 7.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 。

A.产生式 B.图式 C.命题 D.命题网络 8.前摄抑制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9.原先设置的三位数字的密码忘记了,密码箱打不开,通过排列组合,一个一个试,最终将密码箱打开了。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

A.算法式 B.启发式

C.试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0.“关于教什么的知识”是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科学知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者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李比特和怀特(Lippitt & White,1943)根据教师使用权威的程度将师生关系分为权威型、 和 三种形式。

3.海德把归因方式分为 和 。

4.概念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 ;二是 。

5.对问题的分类有多种划分标准,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 和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同化与顺应 2.自我意识 3.高路迁移

4.皮革马利翁效应 5.自我效能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和教学有何意义? 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3.阐述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差异心理进行因材施教?

2.根据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谈谈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六、材料题(12分)

在班杜拉所做的经典实验中,一开始成人为儿童示范对玩偶的攻击性行为,两个儿童观察后,模仿成人对玩偶的攻击行为,玩得很开心,于是习得了攻击行为。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儿童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根据这一实验研究,(1)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解释儿童不良行为习得的原因;(2)分析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3)分析班杜拉示范教学的技能价值;(4)简评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