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教学大纲.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12: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题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本国生产X1、X2、X3、X4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5、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

A. X4 、X1 B. X3 、X2

C. X1 、X4 D X2 、X3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经济在贸易后达到新的均衡时应满足( ) A.wx = PXMPLX且wy = PyMPLy B.r x = PXMPkX且ry = PyMPky C. w = PXMPLX = PyMPLy D. r x = PXMPkX = PyMPky

3.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4.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

A.会增加该国的福利 B.会减少该国的福利

5.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是从( )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贸易保护现象的。

A.外部经济 B.市场不完全竞争

C.收入再分配 D.市场完全竞争 6.开放经济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目标,根据蒙代尔的“分配法则”,应该将国内平衡的任务分配给( ),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 )。

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B.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统分人 复核人 C.会使该国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C.收入政策,货币政策 D.收入政策,财政政策

7.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 )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D.政府适时分配 8.下面不属于资本流动纯理论模型的是( )

A.费雪模型 B.证券组合模型 C.双缺口模型 D.麦克道格尔模型 9.(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贸易收支 D.平衡项目

10.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减少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最佳方案是( )。

A.货币升值 B.货币贬值

1

C.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 D.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1.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的国内交换比例,本国所得的利益越少;反之,越接近对方国家的国内交换比例,本国所得的利益越多。( )

2.要素禀赋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

3.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

4.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强国还是弱国,都能征收最优关税使各自的国家福利达到最大。( )

5.基于有效保护率的考虑,各国的关税结构通常是从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到成品,随加工程度的深化,税率不断下降。( )

6.证券组合模型认为,利率差异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和动力,而资本流动的最终结果是消除了利率差异。( )

7.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为远期汇率贴水。( )

8.无抛补利率平价的含义为: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升值)幅度。( )

9.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价格效应和贸易量效应。( ) 10.建立关税同盟所产生的动态效应比静态效应要大得多。( )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提供曲线 2.要素密度逆转 3.国际收支(IMF) 4.汇率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2.幼稚产业的有哪些判别标准?

3.什么是J曲线效应?造成货币贬值反映时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BP曲线有哪两种极端情况?分别代表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

五、计算应用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小国以世界市场价格每袋10元进口花生。它的需求曲线是D=400-l0P,供给曲线是S=50+5P。

(1)计算自由贸易时它的进口量。

(2)如果它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 (3)如果它与邻国结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但对外关税不变,其邻国以每袋12元的价格向它出口花生,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效应有多大?

2.假设某一行业(X1)需要另两个行业(X2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

2

入产出系数分别为a21=0.2,a31=0.5,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1、t2和t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 X1的有效保护率。

(1)t1=30%、t2=20%、t3=10%; (2)t1=30%、t2=20%、t3=40%; (3)t1=30%、t2=50%、t3=10%。

六、论述题(2小题,任选1题,每题12分,共12分) 1.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 2.用图形说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D 4.D 5.C 6.A 7.A 8.D 9.A 10.D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埃奇沃思共同提出,(1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4分)

2.要素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要素密度逆转。

3.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4.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就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可表述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2.所谓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1分) (1)成本差距标准(或穆勒标准);(1.5分)(2)利益补偿标准(或巴斯塔布尔标准);(1.5分)(3)外部经济标准(或肯普标准);(1.5分)(4)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或克鲁格曼标准)。(1.5分)

3.贸易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类似英文大写字母J,故名J曲线。(2分)

J曲线效应存在主要是因为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

(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