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6:1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永恒的主题,责任重于泰山。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平稳好转,但是目前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欠帐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的情况亟待转变,事故隐患还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既要发展、又要安全的目标,就必须要认清形势,抓基层、强基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安全监管重心在于基层基础工作。抓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首先必须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经营环节是发生事故最多的薄弱环节,既是财富和效益的创造者,也是安全隐患的制造者。一个工人安全知识的缺失,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岗位的失误,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产生安全上的隐患,如不进行有效治理就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安全监管必须从细节抓起,把重心放在基层,重点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安全管理基层基础不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都发生在班组,90%都是由于“三违”

造成的,特别是因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作业规程而造成事故。分析许多特大、重大事故,其起因也大都是基础管理混乱、隐患治理不到位所致。在一个隐患大量存在而有缺乏有效监管制度的生产经营场所中,不出问题是偶然的,出问题是必然的。只有抓好基层监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发生。

基层基础建设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落实。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安监队伍都处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大量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直接开展安全监管的最主要力量,基层的安全监管最能体现监管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是否能落实到位。再好的安全生产政策、再严格的制度,没有好的执行者或者没有执行者,根本就无法落实,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安全生产工作就会面临重视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局面。因此,加强安监基层基础建设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关键因素。 二、当前基层基础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安全基层基础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乡镇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应付的层面,安先生产投入不够,对新进厂工人培训不到位,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上墙却没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停留在墙上,停留在纸上,与实际的生产经营环节脱钩。

基层监管机构人员落实不到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使基层单位有专人抓安全生产工作,否则安全监管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省提出要落实基层监管人员“1+2”配置。但由于受编制制约,一些地方安全监管人员还存在兼职现象,仅靠地方难以解决编制。

基层安全监管专业人员缺乏。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分工细化,新工艺新技术快速推广,安全监管涵盖范围越来越广、专业性越来越强,监管任务重,监管难度大。安全生产监管对象不断扩大,任务繁重。城乡流动人员多且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等现象,给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绝不能靠感觉管理、粗放式检查,既要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政策,既要注重安全检查方式方法,又要注重监督管理的社会效果,这些对安全监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实践中看,有许多基层监管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安全检查抓不住重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

基层监管人员待遇落实不到位。作为基层安全监管人员,承担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安全问责积虑大,思想压力大,而待遇却不高,导致基层安全监管人员思想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