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原则和艺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5: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原则和艺术

作者:卿臻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1期

激励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紧凑教学节奏的重要教育方式。科学有效的激励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企业教育、军队教育的方面,对于全方位提升觉悟,建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实内心世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要重视激励教学方式的合理融入与科学选择,凸显激励教学方式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与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实际性功能的最大发挥。

思想政治 激励教学 教学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受教育者思想矛盾转化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而且也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有益的方法,激发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实践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强调个人的领悟力与实践探索能力的提高,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功能的最大发挥,合理选择激励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知识构成与学习背景改革激励方式,建立系统激励教学体系,彰显激励教学原则的无穷魅力。 一、激励教学理论内涵与概述

从字面意义上看,激励教学的含义简单来讲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在遵循教学规律与接受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激情与自主探索意识,以此优化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激励教学理论充分将人类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纳入实施环境的考核中,尊重个体差异的不同,设置针对性鼓励教学方案,在教学媒介(多媒体,试听技术等)的辅助下,在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限制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激励教学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企业发展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复兴的思想保证,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必须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并将其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今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教育工作投入的增加以及对新时期继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相关领域专家与学校教师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教学探索,激励教学方式的实际功能逐渐被发掘,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极大欢迎并创新性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质的飞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因为对贯彻激励教学方式的意识不彻底,忽视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缺乏实施激励教学环境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教学实施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及时设置激励教学方式的意识

保证激励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实施的关键是把握激励措施的时效性。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能极大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在做合适的时机收获接受教育的喜悦,如果错过时机,不仅影响学生在接下来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甚至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高中教学阶段,面临着高考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学作为高考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任务重,教师为及时完成教学目标,扩宽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很难顾及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课堂表现,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极大限制了学生课堂表现的欲望,或者是在学期末采取物质奖励或是口头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这种方式已经错过了实施激励的最佳时机,也限制了激励教学方式的最佳效果的实现。

2.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励方式单一

教学活动中,丰富的教材手法必将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激励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自然遵循此种规律,只有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思想政治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单一的口头激励仍然是主要的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方式适应学校教育状况,如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坚定学习的信心,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正面评价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但是把口头鼓励作为唯一激励方式普遍推广,在某些教育场合可能就无法收获相同的教学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激励措施“度”的把握

任何事物要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体现自身附加值,必须关注“度”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习中,只有正确把握激励的“度”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中,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实施激励措施“度“的认识,没有对学生的喜好做实现调查,也没有及时分析学生的接受特征与性格特征,因此,在激励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选择合适的“度”。比如,在企业内部的党员思想政治培训会议上,教育者要认识到成人接受激励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语气与肢体动作,避免激烈的话语表现,以免让内向的员工产生尴尬感与恐惧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原则和艺术

教育实践证明,激励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应掌握激励原则与艺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手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普及程度较高、受教育者结构层复杂,知识构成与接受程度存在着诸多差异,教师在设计激励教学措施时,要充分考核学生的全部特征,包括身心发展状况,性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征,学习专业,知识构成,接受情况,等等,选择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保证思想政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合适、适度、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激励措施,掌握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比重,设计尊重个体差异的“黄金组合激励法”。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为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重视与同学的关注最能激发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精神奖励,给予口头表扬或是诸如“学习标兵”“进步明星”“课堂表现之星”等荣誉称号,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再比如,企事业单位的部门培训中,运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更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因为成人面对较大的生活压力,物质奖励诸如现金、年终奖、升职等实际性激励措施可以缓解一定的生活压力,是最合适的激励措施。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综合采取多重奖励政策,保证激励措施“深得民心”。 2.设置具体、公正、公平、透明的激励政策与激励等级制度

无论是学校教育或是成人教育,学生更加关注老师的公平与公正,因此设置具体,公平、公正、透明的激励政策与激励等级机制,使教师的激励正确有章可循,有跟可查,增强学生对教师与激励措施的信服度,可让受教育者有可以努力的方面与标准,以此方式,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各个部门,社区,乡镇之间开展良性竞争,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综合提升学生,学校,机构,社区,乡镇等思想政治水平。比如,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外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细化为实施激励的标准,具体激励标准,设置不同奖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进步方向。在村镇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关领导要综合村民的实际表现作为设置激励政策的依据,诸如日常表现,包括家庭问题处理,邻里关系处理,或是服务意识,自觉学习意识作为考核标准,设置大会表扬、物品奖励、提供家庭学生成员奖学金的形式,让每个村民投入到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中来。 3.正确把握实施激励的时机与程度

正确把握实施激励的实际与程度,不仅可以及时确立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学内容较多,在长时间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受教育者在高强度的理论教学中,很容易产生学习疲态,丧失集中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课堂氛围与学生表现,适时激励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选择正确的激励时机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在学习新内容时,学生较易因为知识的晦涩难懂减弱学习兴趣,丧失继续停课的动力,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细微的表现,或是认真的听课态度,或是积极的回应状态,或是自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