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5:3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

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 :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

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

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 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

量:计算式pi=mi/c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 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

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

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

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3、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

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

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

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

的境地(结果)或标准。

27、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2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田和城市。

29、生物量:又称“现有量”,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 30、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31、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3、社会经济环境:以人(人体或人群)为中心,由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和副产

品及其关系、状态和过程的总体。

34、目标人口:是指受拟建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部分人口。 35、外部不经济性:是经济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36、机会成本:我们把其他使用方案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利用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

37、文物环境: 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的名胜古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