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3:4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自考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厉王虐,国人谤王。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8、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9、其始播百谷。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31、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属于本义还是引申义。 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發。 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3、舜发于畎亩之中。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7、使妇人载以过朝。 8、首身离兮心不惩。 9、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12、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1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4、人谁无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16、蔡溃,遂伐楚。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2、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1、緣溪行,忘路之远近。 32、心忧炭贱愿天寒。

3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 3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二、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然后将其词义引申的层次用图表示出来。 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简答。

1、什么是词本义和引申义。 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四、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文选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 2、指出文选中活用的词并指出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出其关系。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④公赐之食。食舍肉。 ⑤韩厥俛定其右。

⑥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⑦入垒,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挟囚。 ⑧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

⑨《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⑩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4、解释下列句字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全句。

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②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③郄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④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琴。

⑤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一、填空。

1、就文字体系而言,汉字属于_________文字。

2、汉字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这叫做_________。

3、《说文解字》是一部_________的著作,为东汉_________所编撰,共收字_________个,并将它们分为_________个部首。

4、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中,对象形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形声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指_________,他对会意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5、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多种形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字发展过程中,有古文字和今文字之分,二者的分水岭是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 诚 羊 都 刃 伐 盥 矢 上 壶 莫 问 既 采 马 础 鹿 本 指 步 鼎 鱼 视 帛 下 至 末 载 牧 寸 防 舂 网 甘 朝 手 即 鸟 通见 耳 悲 涉 旌 户 旦 牟 鬲 禾 效 目 象 粪 秉 明 瓜 刀 捧 歌江 陟 门 弃 丹 龟 虎 果 贝 日 山 燕 牛 艸 州 止 月 犬 泉 水大 小 厷 七 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十 廿 卅 又 曰 北 益 戍降 逐 比 从 射 隻 休 取 戒 企 锦 阿 郊 忝 渭 河 城 花 裁 请耄 腾 栽 够 基 罔 景 歸

象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