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及练习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2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及练习参考答

一、雨果的生平与创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曲折复杂,度过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目睹了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波旁王朝的两次复辟、第二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建立。随着历史的进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理论著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

斗争,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尚松。父亲是平民出身,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在拿破仑时期曾转战南欧,得过将军头衔。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年轻的雨果影响颇深。刚涉入文坛的雨果在政治信仰上是保守的,拥护波旁王朝,反对拿破仑。他曾在《读书乐》一诗中辱骂拿破仑是“蹂躏世界的暴君”,因此他多次获得路易十八给予的奖励和荣

誉。

8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推行的愈来愈反动的政策与雨果追求的理想目标相去太远。人民的不满,自由主义思想日趋高涨,使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1827年,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与复辟王朝唱反调、歌颂拿破仑的主题,同年,

他发表的著名的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猛烈地抨击了古典主义的盲目仿古的清规戒律,主张自然中存在一切,无论是丑还是美的崇高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序言》的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使雨果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随后发表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具有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这部小说把浪漫主义文艺观扩大到长篇小说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

受到法国人民的珍爱,也赢得了世界读者的赞赏。 七月王朝建立后,对现实的妥协换来了雨果仕途上的顺利,当上了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成了议会中民主派的主要

成员。

848年的欧洲大革命震醒了雨果,使他的思想逐渐转变,坚定地站到共和的立场上来。18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给自己带上了王冠。雨果反对他的独裁专制,并参加了共和党人的起义。起义失败,雨果遭到迫害,开始

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

流亡期间,雨果始终不妥协,坚决反对拿破仑三世的独

裁统治。文学创作也随之出现一个新高潮,他的许多著名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182年他出版了辛辣嘲笑拿破仑三世的小册子《小拿破仑》,并写成了揭露政变过程的《一个罪行的始末》。183年发表了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表达了共和政体必胜的信念,抨击了拿破仑三世的独裁政权。诗集很快就被秘密传到法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长篇小说是雨果流亡期间的突出成就。脍炙人口的《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珍品,被人们誉为杰出

的史诗性文学巨著。

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后,雨果终于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巴黎。晚年仍旧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在普法战争中,他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积极投入反侵略斗争。创作了一些反映人民斗争的重要作品,如诗集《凶年集》,小说《九三年》

等。

雨果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一生为民主和和平而斗争。他的创作是人类的宝贵文学遗产。他的鲜明的贯穿着人道主义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二、创作时代背景

《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