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4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城投公司转型 渐演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商,到服务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城市发展综合服务商”。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城投公司在保持现有核心职能的基础上,业务循环逐步扩展,力争涵盖投融资平台“四大核心任务”,即“投资建设”、“融资创新”、“城市开发”、“资产经营”,在不同发展阶段,布局不同的业务发展群落。一般来讲业务群落的第一层面是拓展并确保核心业务的运作,能为企业带来稳定业务营运收入和现金流,培育相关经验和技能,确立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第二层面是通过发展新业务,进入城市开发板块,通过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第一层面业务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层面是开创未来的事业机会进入新兴业务板块,创造未来5-10年有生命力的业务,能够与一二层业务互动,形成独特竞争力。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转型,还需要在细节问题上不断摸索研究。
(二)保证发展资源的可持续
这里说的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资源储备可持续,包括项目、土地、资金、人员和智力资源储备;第二方面指的是资产结构和管理方式清晰,可持续,即做到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第三方面指的是资产经营的可持续,通过战略投资与资产经营的互动,加强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加强从工程设计到实施的全程成本控制,通过有效经营管理计划与控制,保证合理资产总量和收益水平,加强经营结果与前期对比和项目后评估,建立资产处臵与资产重组机制。
(三)优化管理,提升能力
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企业打造百年基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城投公
62
城投公司转型 司由政府特定目的型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能力除了天生的资源禀赋能力,例如与政府的关系、区位发展优势以外,竞争的主要能力都来自于后天培育,这些能力包括如:
通过梳理内设部门组织架构,适应发展需要,明确管辖权属,形成线路清晰、责任明确、专业纯粹的管理脉络,并完善体制机制。完成制度流程建设阶段性目标,初步形成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以能力定位臵;量化指标体系,以责任心、执行力定收入;完善激励制度,全面提高集团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加强“熟前期、懂管理、会理财”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升干部专业技能,培育学习和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智力资源的积累。
我们希望,转型后的城投公司将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下属企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形成框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资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影响力显著的公司,在肩负基础设施建设及战略性投融资任务的同时,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形成产业投资与资本运营的良性循环,实现从政府投融资平台到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转变。
“加法”与“减法”:城投转型之重庆模式
城投平台的“重庆模式”为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
63
城投公司转型 很大贡献,从最初的“一大投”到“八大投”,又变成的“五大投”,再到今后的清理与转型,体现了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 近年来,重庆市经济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重庆的整体经济结构中贡献显著。重庆市属几大城投平台不仅负责大量城市建设工程及后续运营,同时也承担了为基建投资融资的职能,通过发债、贷款、信托投资等方式为政府的基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002年以前,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一家投融资平台统筹各类项目建设,存在经营效率不佳、资金规模较小等问题。从2002年起,重庆市按一体化职能统筹规划,逐步组建了建设(后为能投)、城投、地产、高发司、开投、高投(后为交旅)、水投、税务等“八大投”。此外,重庆还设立了事业型金控公司渝富,承担为各平台公司融资扫清障碍和提供支持。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很大程度由这“8+1”完成。
“五大注资”+资本融资打造平台投融资能力:“五大注入”分别为国债注入、土地储备收益权注入、规费注入、存量资产注入、税收返还。“五个注入”法注重于资本运作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债券、股市、信托等外部资本融资,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土地利用的两大循环系统和经营城市理念是“重庆模式”的两大特点。
城投公司转型的方向是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融资,剥离政府性融资职能。对于不同类型的城投公司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关、停,并、转”是城投转型的方向。
在城投平台的转型过程中,被确定为重点打造平台的城投公司,在资
64
城投公司转型 源配臵、信用支持方面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倾斜,因此重点平台的信用资质相对较高;而不再作为地方重点平台的城投公司,其信用资质在边际上会有所下降。
城投平台的“重庆模式”为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一大投”到“八大投”,又变成的“五大投”,“重庆模式”究竟有何特点?近日,重庆市下发加强融资平台管理的文件,未来如何转型?本文对重庆市属城投平台架构及转型进行梳理,供投资者参考。
一、“重庆模式”的来龙去脉 (一)重庆市经济与平台架构特点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8.24万平方千米土地,3,002万人。 在直辖市建立之初,山城重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发展缓慢。为破解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瓶颈,重庆市政府构建了城投融资平台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投融资需求。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和城投平台投融资体系逐步形成了几大特点:
1.投资推动经济稳步增长近年来,重庆市的经济稳步增长,从2007年起,重庆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直处于全国前五位。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在重庆的整体经济结构中贡献显著,从2001年到2016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最初的35.26%升至98.8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部分,重庆市基建投资从2001年的30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5年
65
城投公司转型 的4,356.17亿元,年均增幅约20%。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的经济刺激投资计划以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重庆市也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升了将近10%,其中基建投资额增长30%。在此期间,重庆市国资委所属的几大城投平台不仅负责大量城市建设工程及后续运营,同时也承担了为基建投资融资的职能,通过发债、贷款、信托投资等方式为政府的基建项目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2.从一家独大到“八大投”2002年以前,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一家投融资平台(即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统筹各类项目建设,由于经营效率不佳、资金规模较小等原因,地方财政收支出现较大赤字,2002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126亿,财政支出高达305亿元,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按一体化职能统筹规划,整合各类分散资源,逐步组建了建设(后为能投)、城投、地产、高发司、开投、高投(后为交旅)、水投、水务八大政府性投资集团(“八大投”)。此外,重庆还设立了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事业型金控公司,除了自身经营的事业外,渝富还承担为各平台公司融资扫清障碍和提供支持。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很大程度由这“8+1”完成。
世界银行在对重庆八大投资公司的研究报告中称八大投资公司所拉动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经济增长,而“八大投”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总资产在2006年底达到1919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国有资产总额的42.5%。
3.八大投各司其职,涉及城市建设及公益设施各领域八大投资公司作为相互独立的投融资平台,分别负责水利、交通、桥梁、电力、通信等各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