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 诗经两首-氓》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8:3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诗经》两首《氓》 1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掌握诗中重点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 体会主人公前后的情感变化,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自主学习 1、 题目解说

《氓》出自《 》卫国的民间歌谣。《卫风》的特点是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作品较多,约占《卫风》中诗总数的一半以上。 2、 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首,在内容上分为 三个部分。

其中“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 ”,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 ”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为“ ”、“ ”,有诗105篇,其中“ ”31篇,“ ”74篇。

“ ”是祭祀乐歌,分“ ”31篇、“ ”4篇、“ ”5篇,共40篇。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五经”之一。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 、 、 ,与 、 、 合称“六义”。多以四言为主。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和屈原的浪漫主义的骚体《楚辞》交相辉映,并称“ ”。

3、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并完成以下注音。

氓 蚩 淇 愆 垝垣 筮 咎 于 鸠 汤汤 渐 夙 靡 隰 4、常用字的特殊用法填空。

言 言既遂矣 —— , 静言思之 —— , 3、通假字填空:

(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于:通 ,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 , (3)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通 , 4、古今异义填空

(1)以我贿迁 贿 --- 古义: ;今义: 。 (2)三岁为妇 三岁 --- 古义: ;今义: 。 三、合作探究

1、填写下面空格,归纳概括诗歌一二两章的内容和情感,每条横线上不超过十个字。

章节 内容 情感 第一章

第二章 2、 诗歌的第一章中女主公和氓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

氓: 四、课堂检测

1、翻译前两章诗,并工整洁净的写在下面

第一章译文

第二章译文

2、背诵并默写诗歌第一、二章

五、相关链接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 《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