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19: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4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
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 【复习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
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1.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
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二)气体的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图1):适用于制备气体:O2 (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NH3
2.固+液体(不加热)(图2、图3):适用于制CO2、H2、O2(用Na2O2 和H2O、H2O2和MnO2制取O2也用此装置)
(三)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 1、常见干燥剂及气体的干燥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氢氧化钠、氧化钙、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NaOH与CaO混合物) 装置 可干燥气体 CH4 不可干燥气体 注意事项 NH3 CH4 NH3 HCl、CO2 左进右出 H2、O2、CO2、N2、CO、HCl、H2、O2、CO2、N2、CO、HCl、H2、O2、NH3、N2、CO、CH4 a进b出(长进短出) a进b出(大进小出) 2、常见净化(包括干燥气体)装置(图4)
注意事项:
⑴ 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如用灼热的铜丝除氧气。
⑵ B、C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如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除酸性气体。气体由a进b出。
⑶ D一般盛固体药品。如用碱石灰吸收水或二氧化碳。 (四)气体的收集装置(图5)
(一)排水法: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H2、O2、CO、CH4等。排水法的装置是a,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便于导管的取出。
(二)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图b);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如图d)
⑴向上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O2、CO2等,典型装置是b。 ⑵向下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CH4、NH3等,典型装置是c。 (五)尾气处理装置(图7)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用仪器有:
⑴ a用于NaOH吸收CO2(气体溶解或反应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 ⑵ b用于收集少量气体然后处理;如多余的CO的处理。
⑶ c收集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NH3等,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体对气体的吸收。由于漏斗容积较大,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⑷ d用于处理难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气体。如H2、CO等。 (六)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二、题型、方法归纳:
本单元复习本课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检验、净化,学生要掌握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检验的方法、净化的方法等内容,通过实验活动,探讨研究并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