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1:20: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章

1. 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3. 通信网引入分层的好处是什么?

4. 将OSI模型进行简化的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从垂直分层观点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的作用是什么?

5. 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6. 按信息类型分类,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按网络提供业务的方式,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

7. 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有哪些?各自优缺点是什么?

8.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

9.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指标是什么? 10.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 11. 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第2章

1. 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 2. 传输网对传输技术的要求有哪些? 3. 传输信道由哪三部分构成?

4. 传输媒质分为哪两大类?有线传输媒质主要有哪些?无线通信系统大致上分为哪两类? 5. 简述信道复用的原理,并说明信道复用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6. FDM的原理及优缺点是什么? 7. 简述TDM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分类。

8. 解释同步时分复用中的“位置化信道”的概念,并解释在异步时分复用中需要用标识码来识别信道的原因。

9. 简述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传输节点设备主要有哪些?

10. 有线传输链路分为哪三类?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哪两种典型的传输技术? 11. 传输方式有哪三种?分别简述其传输特点。 12. 全工方式有哪两种?

13. 在通信网的传输中需要传输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类? 14.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有哪两类? 15. 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把网络分为哪两类? 16. 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17. 简述交换技术的分类。

18. 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9.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20. 简述报文的组成及报文交换的过程。 21. 简述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22. 区分实连接和虚连接的概念,逻辑信道与虚电路的区别,虚电路和数据报在是否面向连接方面的区别。

23. 数据传送过程中的时延主要包括哪三部分?并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在时延上的不同特点。

24. 简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TM交换各自适合什么业务及其原因。

第3章

1. 网络结构体系如何定义?分为哪两个层次?

2. 作为通信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必须完成哪三个具体工作? 3. 网络采用分层具有哪些好处? 4. 简述网络协议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6. 封装过程中加入的控制信息主要有哪些? 7. 简述协议栈的概念。

8. OSI基本参考模型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共分为哪几个功能层?简述各层的功能。 9. 简述TCP/IP的分层及各层功能。

10. TCP和UDP协议建立在什么样的服务基础上?区分二者的面向连接性。 11. UDP提供在IP范围外的哪两种额外服务? 12. 简述TCP的主要功能。

13. 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哪些?各自功能是什么? 14. 通信网体系结构分成哪两大部分?各自功能是什么?

15. 对于分组语音、文件传送应用,选择哪种TCP/IP传输协议(TCP或UDP)较为合适? 16. 讨论TCP/IP体系结构和OSI参考模型的异同之处。 17. 简述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TINA)的构成。

第4章

1.图论是研究什么的理论?图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2. 什么是有权图?

3. 解释连通图和非连通图的概念。

4. 什么是连通图的生成树?连通图的生成树主要有哪两种求法?具有n个节点、m条边的连通图,生成树的树枝数和连枝数分别有多少?

5. 简述K算法(Krusal算法)的具体步骤。

6.什么是通信网的可靠性?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一般用哪几个指标来描述? 7. 什么是单源单宿网络? 8. 简述流和可行流的概念。

9. 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用哪几个指标来描述?

教材题目:

4.1 有6个节点的图,其无向距离矩阵为

v1v2v3120110213223v4321012v5v6v1?0v2?1?v3?2?v4?3v5?2?v6??1(1)用P算法求最小生成树。 (2)用K算法求最小生成树。

21?32??23??12?01??10??

4.2 有6个节点的图,其有向距离矩阵为

v1v2v3140522v43??08?v5?71202v6??????? ?7?5??0??v1?09v2??10v3?2??v4???v5??6?v6??7?(1)用D算法求v1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径长及其路由;

4.3已知由节点v1~v7构成的网络如图,试利用最短路径算法求解从节点v1到节点v7的最短路径及径长。

266266117741237123478445

445

4.8 在题图中,各子系统均为不可修复系统,且各部件相互独立,求系统的可靠度R和不可靠度F(图中的字母表示各部件的可靠度)。

R1R2R6R5R3R4

4.9 两个可修复部件组成并联系统,已知可修复部件的MTBF=20h,MTTR=3h,求两部件相互独立时系统的有效度。

第5章

1. 简述排队系统的组成。 2. 排队系统分为哪两种类型? 3. 服务规则通常有哪几种? 4. 服务方式有哪两种类型?

5. 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有哪些常见类型? 6. 简要解释排队系统的三个基本因素。

7. 什么是排队强度?简要说明排队强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8. 排队系统中常用到的概率模型有哪两种? 9. 简述什么是最简单流。

10. 简述如何解决M/M/1系统的服务质量与系统效率之间的矛盾。 11. 满足哪几个条件的呼叫可称为纯随机呼叫? 12. 满足哪两个条件的呼叫,称为准随机呼叫? 13. 话务量如何定义与计算?

14. 什么是时延,时延包括哪些时间参量?

8553315. 服务系统按阻塞呼叫的方式不同,分为哪两种? 16. 提高网络效率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简单解释。

17. 什么是多址通信?多址通信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多址接入协议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18. 简述CSMA/CD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材习题:

5.1 某用户小交换机平均每小时有20个用户打外线电话,其过程满足最简单流条件。求用户打外线电话的时间间隔在5分钟以内的概率和在10分钟以内的概率。

5.2 某网络的节点为M/M/l系统,平均每小时(能)服务30份信息。(1)平均每小时到达25份信息,计算系统排队的平均队长。

5.5 假设在100条线的中继线群上,平均每小时(需)发生2100次占用,平均占用时长为1/30h。求这中继线群上的完成话务量。

5.6 已知某组设备的流入话务量是2 erl,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是2分钟,求每小时的平均呼叫数。

5.7 在忙时测得三条中继线的占用时长分别为300秒、40分钟和0.8小时,其相应的呼叫数分别为3、18、20,试计算这三条中继线上的总话务量和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

5.9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只有一个小区,每个用户平均每小时呼叫2次,每次呼叫平均持续3分钟。系统的阻塞率为1%。计算:(1)有10个信道时,系统支持的用户数。(2)有20个信道时,系统支持的用户数。(3)如果系统中的用户数为(2)计算结果的两倍,计算此时的阻塞率。

5.10 有一阻塞呼叫清除系统,阻塞概率为2%,λ=1次呼叫/h,?=105s。当分别有4个信道、20个信道时,请计算:(1)该系统的最大系统容量和每个信道的容量。(2)该系统能支持多少用户?

5.12 若干个终端采用P-ALOHA随机接入协议与远端主机通信,信道速率为4800 b/s,每个终端平均每3分钟发送一个帧,帧长为500比特,问终端数目最多允许为多少?若采用S-ALOHA协议,其结果又如何?

5.13 在P-ALOHA协议中,若使系统工作在G=0.5(网络负载,话务量强度)的状态,问信道上发送成功的概率为多少?

5.14 10000个终端争用一条公用的S-ALOHA信道,平均每个终端每小时发送帧18次,时隙长度125μs,试求信道负载G?

5.15 S-ALOHA的时隙为40ms,大量用户同时工作,使网络每秒平均发送50个帧(包括重发的),试计算第一次发送即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