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后强化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49: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单元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课后强化演练

1.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自由劳动力充足B.国内市场扩大 C.政府政策支持D.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解析:解答本题用排除法最简单,因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项显然不符合史实。

答案:D

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

C.一些地主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答案:D

3.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大量“赎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影响工业革命的因素主要是市场、资金、劳动力。 答案:A

4.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C、D两项是加强专制和加强对农民阶级控制的措施,不属于向西方学习政治体制改革的表现。B项不是突出表现。

答案:A

5.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在其他方面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有关其政治体制变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地方和城市的人民政权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无财产限制 C.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D.自治机构在经济、政治、卫生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政治体制方面改革内容有: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有财产限制,一些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得以进入自治机构,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据此判断A、B、D三项表述错误,应选C项。

答案:C

6.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B.创办近代军事院校 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

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答案:C

7.俄国1861年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①建立西方式的代议制②地方和城市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③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进入自治机构的权利④自治机构主要在文教、卫生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①的表述错误,是参照西方代议制模式,而不是建立;地方和城市的实权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②表述错误,③④正确,应选B项。

答案:B

8.下列关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社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 B.新沙皇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 C.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被迫终止 D.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

解析: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尽管沙皇统治更加反动,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都没有终止,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

答案:C

9.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何联系?

(2)你认为图二的主张最终能实现吗?为什么? (3)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联系?

解析:第(1)问仔细阅读图片,图一的核心是改革后农民依旧贫困,图二要注意从民粹派代表的阶级利益分析;第(2)问结合民粹派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得出结论;第(3)问要从民粹派的发展过程考虑。

答案:(1)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其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更加激烈,于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逐渐形成并号召农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2)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否认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并且他们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无法得到农民的响应。

(3)民粹派在遭到沙皇政府镇压后,发生分化,其中有些人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密谋对沙皇的暗杀行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何惩罚……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2月19日宣言》

材料二: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这些权利的获得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俄国的司法改革有哪些特点?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