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12345市民热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6:39: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市长在12345市民热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年上班第一天,市政府召开市民热线工作座谈会,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来参加,主要是给大家传递和强化一个信号:人民群众的呼声是第一呼声,群众满意是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解决好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会前,我和部分同志参观了市民热线受理中心,看望了热线工作人员,接听了市民来电,对热线工作有了切身感受。刚才,XX主任汇报了XX年热线工作情况,6个单位做了典型发言,讲的都很好,同志们要互相学习借鉴,认真研究如何在更高水平上抓好今年的工作。市热线办印发的《XX年度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特别是对热线反映出来的问题及答复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有情况,有分析,有数据,有图表,既肯定了成绩,但也不回避问题,将问题分为反映强烈、解决较好、解决较难三类进行了分析,工作做得很细,是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各县市区、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热线工作情况,对这个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措施。

市民热线开通两年来,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解难题,做了大量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XX年全年受理群

众诉求56.9万件,数量很大,但是我们的按期回复率达到了95.58%,合理诉求满意率达到了87.53%,这两个数字跟XX年相比分别提高了近3个和7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的热线深受群众欢迎,得到社会关注。我经常看《XX新闻》,主新闻之后专门有个热线的栏目,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再就是《XX日报》,有个栏目也是反映热线问题的。应该讲老百姓对热线工作很满意,社会也很关注,热线的知晓度、美誉度不断提高,12345市民热线已经成为一条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民生服务热线,仅次于110、120。“12345”这个号码也很好,很顺、很好记,老百姓打得也多,我刚才接了一个电话,这位市民对热线就很熟悉,他自己开着车发现有几个路口的信号灯出现了问题,就直接打电话来了,这说明群众对热线很熟悉,也说明我们的热线办得不错,市民对热线寄予厚望,认为打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我们热线开通以来,对政府提升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过去没有这条热线,群众反映问题一般通过写信等方式,解决起来不是很顺畅,应该讲,我们热线的成绩是显著的。取得这样的成绩,各县市区、各部门、新闻媒体、热线工作人员都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为热线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热线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做好热线工作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今年上半年,我们很快就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民热线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做好热线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热线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政府,就有人来管、有人去办,有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心里踏实,有问题不感觉为难。第二,热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热线作为便捷、顺畅的民意诉求表达渠道,聚焦群众关注的困难和问题,汇集了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求,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既是政府工作的“风向标”,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最真实的民意基础。我们写政府工作报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首先要研究市民热线反映的突出问题,这对改进政府工作,特别是部署、谋划下一步工作很有意义。第三,热线是政风行风的“监督仪”。热线将政府工作直接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工作效率、作风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热线客观地反映出来,并通过相应的督查考核机制有效促进各单位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所以,我们想了解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看热线的办理情况就能知道。第四,热线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热线24小时全天候运转,服务触角深入基层,群众的意见有

人听、委屈有处诉、难事有人帮,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积累了社会正能量。同时,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出预警,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了不稳定因素。第五,热线是政府形象的“展示窗”。热线是群众和外界观察我们工作的一个窗口,群众对政府满意不满意,通过热线就能基本了解,因为通过这个窗口就反映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工作成效、营商氛围,体现了XX的软环境、软实力,也代表了XX的整体形象。热线的作用不仅是通过电话解决几个问题,热线工作做好了意义非常重要。

对热线工作,大多数部门单位、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的认识是到位的,但也有少数单位和个别同志认识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热线工作是小事,不是招商引资,不是重点项目,不是工作的最前线、主战场,有人管管就行了,对工作不那么重视、不怎么过问、不做太多的研究。二是认为热线“添麻烦、没事找事”,因为通过热线反映的问题大多是小事情,很微观、很具体、很单一,可能就是某一个人的意见和感受,有些单位就认为热线平白无故给单位增添了许多工作量,对热线工作有抵触情绪,甚至不耐烦,服务态度不是太好。三是有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办理上、落实上缺乏力度,遇到难题不是勇于担当,而是找借口、推责任。任何事情想找借口都会有,特别是很微观的具体事情,找个借口很容易,所以有的单位在办理中就找借口、找理由

推卸责任。这些错误认识和做法必须坚决纠正。 在这里,我强调三句话,也是三个重要的原则性问题。①为群众办事是政府的天职。我们要弄明白热线工作与单位职责的关系,热线反映的工作就是单位的职责。热线是一个服务平台,热线转给部门办理的事项,不是热线工作人员凭空给你造出来的,你自己工作中本身就存在这些问题,只是通过热线反映出来了。所以,热线不是在找茬,恰恰相反,是帮助你发现问题、改进工作。②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都是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方面的实际问题,对我们某一个部门、一个县市区来讲,对总体工作、重要工作来讲,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有的家里水供不上,暖气不热,户口上不了不能上学等等,这些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甚至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着急。市民热线一年受理56万多个有效电话,一个县一年的办理事项上万件,一个部门办理事项最小的也超过上百件,一件一件的小事加起来,就是很大的事情,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大事。③心系群众,敬畏群众,对群众负责就是对政府负责,对自己负责。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政就要对群众负责。群众反映问题说明我们工作还没有做好,没有做细,没有做实,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愧疚之心。对群众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怕,一定会出问题。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