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宋词研究 自考复习资料 07564精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6:37: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唐宋词研究(课程代码:07564)复习资料

个人结合大纲整理,仅供参考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编 词学论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编 唐五代名家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编 北宋名家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编 南宋名家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唐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二)《唐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三)《唐宋词研究》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附录 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唐宋词研究》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山大学主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门必修课,内容包括词学基础、唐五代名家词、北宋名家词、南宋名家词四个部分。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唐宋时期词的发展史,把握其间诸多名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对名家名作的研读为基础,了解名作的基本内容、名家的创作特色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词史发展的规律和特色。

(二)课程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阅读唐宋名家词的基础上,掌握词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词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提升考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对重点作家艺术特征的把握。通过训练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作品分析能力,使考生掌握词作艺术分析的方法,学会对作家进行艺术特色的总结。为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教学与文化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贯彻理论基础与具体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作品,在具体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艺术规律。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与区别

《唐宋词研究》以《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等课程为基础,是全国统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的有益补充,又是对作为分体文学的词的重要历史阶段认识的深化,兼具基础和深化的双重特性。学习本课程需要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同的是,它是以具体词家、具体词作的研读与学习为中心。

《唐宋词研究》使用的教材为《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彭玉平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本课程重点:首先是掌握第一编:词学论略,理解词的名称、起源、体性、体制、风格等问题。在第二编:唐五代名家词,重点掌握李白、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的作品及相关问题。在第三编:北宋名家词,要重点掌握柳永、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的作品及相关问题。在第四编:南宋名家词,重点掌握李清照、陆游、

辛弃疾、姜

kuí、吴文英的作品及相关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 词学论略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的词的名称,了解词的各种名称的由来。理解“诗馀”说与“倚声”说。 2.掌握词的起源,重点掌握词起源于隋代初唐说。

3.理解词的体性的种种说法,深刻理解“词为艳科”说、“要眇宜修”说以及词心、词

境的概念。

4.熟悉词的体制。

5.理解关于词的风格的几种说法。

本编重点:关于词的名称的几种说法、词的体性的概念。 本编难点:词的体性的概念以及几种说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词名释例

1.曲子、长短句、诗馀三种主要异称。 2.曲子与音乐的关系。 3.长短句与句式的关系。

4.况周颐对“诗馀”的解释,俞彦对“诗馀”的解释。 5.“长短句”的提出。 6.“诗馀”名称的出现时间。 7.关于“诗馀”的四种解释。

8.“倚声”名称的出现时间及基本含义。 9.“诗馀”的内涵。 10.“倚声”的体制特点。

第二章 词的起源

1.诗词同源说。 2.词源《诗经》说。 3.隋代初唐说。 4.六朝乐府说。 5.六朝浮艳说。

6.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说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词的体性

1.音乐系统:燕乐。

2.燕乐系统的三类组成:胡乐、俗乐、清乐。 3.词调与音乐的关系。

4.缪钺提出词的特点是“细美幽约”。 5.王国维提出词的体制特点是“要眇宜修”。 6.宋代词人占籍最多的四个省份。 7.境界说的渊源。 8.“胡夷里巷之曲” 9. 胡云翼的“词为艳科”。 10.王国维的“要眇宜修”。 11.张炎的“清空”说。 12.况周颐的“词心词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