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内涵与意义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2:29: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内涵与意义解读

作者:文/周南照 译/陈德云 熊建辉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05期

一、关于“学习”的各种界定

我们可以对“学习”做出各种不同的界定。例如,学习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行为、过程或经历”;又如,学习指“一种协同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促进个人、团体、组织或社会获得并有效应用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与意愿,使之走向成熟,并成功地适应变革,应对挑战……学习是可持续的;对于人以及服务于人的机构来说,学习是一个终身的、可更新的过程”(Wills,2008)。

同时,个人、组织和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价值。对个人来说,学习在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身体、智力、道德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和机构来说,学习能够提高其革新能力,更好地应对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的各种变革要求。从社会这一更大层面来说,学习是一种建设对于知识经济来说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本的长期的投资。从根本上说,学习是一种赋权于人们去追求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类发展方式、迈向21世纪学习社会的工具(Delors,1996)。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坚定地认为,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源泉”。

二、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学习的本质

教育方面的重要变革之一是人们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移,将学习者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这一转移赋予课程开发、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使用以许多新的意义。 过去20年中,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正在“使人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更加个性化的实现,以及对于教育中跨学科性质的试验当中”(IB World,2007:10)。用加德纳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任何值得教的知识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教。认为只有一种方式教则表明你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应用于对于学习的认识:可以有多元的方式学会求知,可以有多元的途径通向优质学习。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能力和潜能。

在一个信息遍及的社会,特别是在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在教室环境中从老师那里获得信息和事实性知识,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权威。不断更新的信息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信技术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任何人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数字技术尽管具有带来“数字鸿沟”的危险,却为学习者提供了空前的学习机会。在这些条件下,学习意味着不仅是吸收大量的信息,重要的是使信息成为有意义的知识。

当学习者被置于学习中心时,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或教练。许多情况下,教师是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共同学习者,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可能比教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教育支柱之一:整体之取向

学会求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种基本学习之一。为了成功实现其使命,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进行组织安排:学会求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做出创造性行为;学会共处,以便能够参与到所有人类活动中并能够在这些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学会做人,这一学习是在前三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对前三种学习的必要的拓展(Delors,1996:86)。只有通过一种整体的途径,使教育的四个支柱成为整合的“整体”,使四个支柱之间相互渗透,才能使“学会求知”得到适切的诠释,才能恰当地与其在学校及地方社区环境中的应用相联系。

正如德洛尔的报告所阐述的,学会求知“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学会求知既可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可被视为一种生活目的。作为生活方式,它使每个人至少可以了解其周围世界,使其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作为生活目的,它是获得理解、认知、发现之快乐的基础。”(Delors,1996:86-87)

四、学会求知的内容

学会求知的内容与课程内容有很大关系,课程内容通常由课程专家或学科领域专家来设计,这些专家们往往认为自己在决定学习者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方面是权威。这些年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已经远远超越了“将旧的知识体系按原来的理论框架或者学科重新分类和组合”,或者“只是(对旧的知识体系)做一些小的修修改改,增增减减”,而是进行了“根本的彻底的修改”。“我们已经步入了对基本学习内容的分类与组合方式从根本上进行重新思考的时期。”正如奥多涅斯(Ordonez,1998:212)所说:“……本世纪(20世纪)教育者的失败并非是在教授科学、语言和数学方面,而是在教会人们如何和平共处以及如何充分发挥个人和社会的潜能使世界获得充分且平衡的发展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鉴于知识领域的拓宽,以及许多国家学校开设太多课程的情况,对于学习者来说,首先学习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儿童,无论他处于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应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掌握科学的方法,且终生成为“科学之友”。在中等和高等教育中,入门阶段的培养应向所有学生提供关于科学进步和当代范式的各种手段、概念和参考文献(Delors,1996:87)。

其次,在设计课程以决定年轻人学会求知的内容时,需要考虑保持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以及数学—科学和人文—社会学习与艺术之间的平衡。从“信息爆炸”及知识的迅速增长来看,教师和课程专家不可能再期望学习者能够学习所有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使学习者能接触到其他语言和知识领域,并能够超越时空使各民族社会相联系,培养对其他知识领域的认同感。国际文凭组织的文凭学校所提供的“知识理论”这类学科,表明了跨学科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专业化,或者说对于少数学科的深入研究同样必要,但它不能代替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应该在大学里的适当时段进行,但即使是从事专业知识学习时,也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才能从其他知识领域中受益。

再次,学会求知意味着学会学习,需要学习者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Delors,1996:87)。“最重要的是学会求知和学会学习,因此,学会求知的内容必须包括持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手段。仅仅学会获得知识、读写能力、数量思维、分析能力的方法是不够的,人们必须同时学会分析组织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手段,并最终能够正确充分地利用知

识。”(Ordonez,1998:45)奥多涅斯的这一观点已经获得广泛认同。“科学精神”之培养和科学方法之获得都意味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将其整合进课程内容、每门学科或者专题课程“箱”中。

五、学会求知的方式

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领域,学会求知需要一系列的策略。首先,学会求知强调学会学习,并不意味着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具有巨大的贮存和传播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而不再需要记忆力。相反,人类的记忆力应该从小加以培养,某些传统的重复性的练习方式(如算术、数学、经典文章的背诵等训练)也不应该废除。

其次,应该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儿童需要通过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学习来发展其条理清晰、协调连贯的思维能力。

再次,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下,学会如何在个人独立学习和同他人进行互动学习情景下通过广泛而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认知或学习,已经越来越重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其他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知识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他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访问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利用其他机会进行学习。当他们能够使用其他相关学习资源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受益于在线学习的优势:第一,可以在一个复杂的层级上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进行页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