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基础知识归纳复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0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物体带电的本质: 1. 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正电荷,核外电子是负电荷,所以可以说任何物体上都带有电荷,只是当物体所带的正电荷量与负电荷量相等的时候,对外不显电性,我们就称之为物体不带电。 当物体所带的正电荷量与负电荷量不等的时候,即有了多余的正电荷或者多余的负电荷,我们就说物体带电了,称其为“带电体”,或者直接称之为“电荷”。 2. 那么为什么原本中性的物体会变成“带电体”呢?研究发现,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容易失去或者得到的。当物体失去电子的时候,相当于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的时候,就有了多余的负电荷而带负电。可见,物体带电的本质就是电子的得与失。

二.起电方法:使物体带上电,叫做起电。常见的起电方法有三种,介绍如下。 1. 摩擦起电:这是最简单的起电方法,任何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会同时带上

等量异种电荷。两个物体比较,相对容易失去电子的物体将带正电,相对容易得到电子的物体将带上等量的负电。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接触带电: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体时,就会带上电,叫做接触起电。若不带电的物体A接触正的带电体B时,物体A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物体B上,从而物体A就失去了电子而带了正电,而物体B得到了电子,原本缺少的电子数目就少了一些。表现为所带的正电少了一些。 若不带电的物体A接触负的带电体C时,物体C的一部分电子就转移到物体A上,从而物体A就带上了负电。

可见,接触带电的本质也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 感应起电: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两端将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出现的电荷叫做感应电荷。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子从导体的一端移到另一端 (示意如图) + 两端出现 不带电的导 感应电荷 体 三. 衡量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的物理量叫做电量。国际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如:电子所带电量为 ,质子所带电量为,氦原子核所带电量为。依据起电本质可以推断出:物体所带的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关于这一结论不仅从理论上可以推断,更可以利用实验证明。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了大量的油滴所带的电量,发现每个油滴带电量都有一个公因数,这个公因数就是1.6×10-19库仑.

这个公因数应该是电荷量的基数,所以将这个数叫做元电荷.可以作为电荷量的单位,氦原子核所带电量为2个元电荷. 结合理论可知,这个数其实就是电子所带的电量。当初电子的电量就是这样知道的。

— —

【例1】

一带电金属球带1.6×10-10 C正电,则该金属球 电子(填“得”或“失”)个数为:

1 / 19

解:金属球带正电,所以是“失去”电子,个数为 个

【例2】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B、C,A带电量为,B带电量为-4Q,C不带电,现将C与B接触一下,再与A接触一下后移开,最后C带电量是多少?

解:两个球接触后带电量将重新分配,分配的比例关系与两个带电体的材质以及外表面有关,完全一样的球电量将均分。 C与B接触,总电量为-4Q,两球均分后,C球带电量为-2Q。 C再与A接触,总电量为:-2,两球均分后C球带电量为 四.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

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

静电力常量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3. 建立过程:天才的物理学家库仑利用类比猜测的方法,提出:电荷之间

相互作用规律应该跟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相类似,同时又提出了点电荷这个理想模型,排除了电荷在带电体上分布情况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然后又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自己还制作了精巧的库仑扭秤,终于得出了库仑定律。

4.点电荷:忽略了大小的带电体。

(1)当带电体自身的线度远远小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时,带电体的

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没有影响,可以将其看成点电荷

(2)均匀带电的球体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例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C. 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电荷的分布对带电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没有影响或几乎没有 影响时,就可以将他们看成点电荷 D.均匀带电球体,可以将它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 E.研究电子如何绕着原子核旋转时,可将原子核看成点电荷 F.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时,可将原子核看成点电荷

【例4】 两个半径均为1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和-3Q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两球心间相距3处,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A.300F B.1200F C.900F D.无法确定 ( )

正确答案D。 这两个球体之间的距离跟半径差不太多,不能看成点电荷,所以无法计算

2 / 19

【例5】如图, 三个小球都带电,绝缘丝线竖直,A、B之间的距离小于B、C之间

的距离,则三个球的带电情况为( ) A. A、B一定带异种电 B. A、C一定是同种电荷 B. B的电量最小 D. C的电量最大 A B C 【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A、C两电荷的关系:悬绳竖直,说明A对B的静电力和C对B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C必须是同种电荷,且根据

可知:> 。 以A为研究对象,可知B、C两电荷的关系:B对A的静电力和C对A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C必须是异种电荷,且根据 可知:> 。以C为研究对象,可知B、A两电荷的关系:B对C的静电力和A对C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B、A必须是异种电荷, 且根据 可知:> 。 即:两边的必是同种电荷,中间的和两边的必是异种电荷,中间的电量最小,两边距中间电荷距 离远者电量最大】 正确答案

【例6】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求电子绕核运动的周期. 解:静电力充当向心力

【例7】如图,两球A、B分别带电+q和-q ,质量分别为M1和M2 ,用绝缘丝线

悬挂,两段绳中的张力和的大小分别是多大?两段绳长均为L (两电荷可看成点电荷)

解: 整体所受外力只有两个:系统的重力、最上面的绳子的拉力 系统平衡:(M12 )g

【说明】1. 求可选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此时两球之间的静电力是内力,A、B之间的绳子上的力也属于内力。2. 正因为此,求必须用隔离法,可将B隔离出来。

根据库仑定律得: 根据平衡条件:

B 物体受力如图: 解得:

M g

2

得 所以

F电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