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9:29: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
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抽象符号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这是教学重点。 。 二、学情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没有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当学生知道物质世界是巨大的、丰富的,其种类繁多,而组成众多物质的化学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恰是元素组成物质时组合的多样性,造就了物质的多样性,并通过元素组成的方式不同将浩瀚的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整理时,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2、初步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能 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
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2.难点:教学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分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常见元素符号的熟练记忆。 五、教学方法: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通过纸牌游戏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
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组织学生制作拆分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利用橡皮泥制作水、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查阅元素符号发展简史、制作元素扑克牌。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分子模型。引导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分析给出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出元素定义。 投影[板书]: 一.元素
1. 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