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13: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典小说创作到明清时代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艺术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 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得出他们的反封建的积

极内容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了解他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3、 使学生知道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

生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四大文学名著的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其一是初一年级学生对于四大文学名著不很熟悉,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了解四

大名著。其二是明清文化的时代特色。

教学过程(导学稿):

1、 首先让学生浏览本课内容,尝试归纳出本课主题——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然后

和学生一起复习和概括已经学习过的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如:战国时期的楚辞,后来的唐诗、宋词和元曲,以此导入新课。

2、 教师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且缓慢发展,

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时代主流。然后提问:“谁能说出至今仍然畅行文坛的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是什么?”,“这四部小说为什么被誉为文学名著?”以此导入第一个目。

3、 教师引导学生在 课文 中找出四大名著的 文学形式。

4、 组织《三国演义》的 教学 ,让学生对曹操、刘备、诸葛亮等文学形象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 用意。随后提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罗贯中是否犯了歪曲历史的根本性错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是两个不同的 领域,使用的 方法各不相同。 5、 组织《水浒传》的 教学,让学生就最喜欢的人物及原因发表见解,籍此实现相关教

学目标。

6、 组织《西游记》的 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作者赋予了孙悟空怎样的 性格,其用意

是什么,由此揭示出《西游记》是如何通过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7、 组织《红楼梦》的教学,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红楼梦》的主题是

爱情吗”

8、 教师指出: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

《红楼》,女不看《西厢》。”以此提问学生:“你知道这种见解的理由吗?”“你认为这种见解对不对?”教师在学生发言议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不是不看,而是应该怎样去看”的认识。

9、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四大名著的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把握思

想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是进入文学鉴赏殿堂的钥匙。

10、 教师指出:影视剧具有直观性、易于普及的特点,但是仅看影视剧,很难品味出

原著的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原著。

11、 教师组织“戏剧的繁荣”一目的教学。补充有关京剧的知识,并放一段京剧唱腔 12、 教师组织“书画的成就”一目教学,展示一些郑板桥的作品和故事,以加深学生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能力提高:

1、教师训练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课的内容表现出来

明清文化成就一览表 小说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戏剧 清朝 汤显祖 《牡丹亭》 清朝中后期 京剧形成 书画 明朝 董其昌 兼有“颜骨赵姿” 明末 徐渭 《墨葡萄图》 清朝 扬州八怪 2、动脑筋: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历史著作要求准确的再现历史事实,历史小说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情节和人物,它允许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成书于元末明初的《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 )。

3、成书于元末明初的《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明朝中期的《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 )。 5、清朝( )创作的《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6、《红楼梦》具有高度的( )性和( )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他的代表作是《 》

8、清朝中后期,以( )为基础,融和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 )。

9、明朝书法家( )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10、明末著名画家( ),作品有《墨葡萄图》。

11、清朝的( ),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作了《三国演义》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徐渭是“扬州八怪”之一 D、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说家 2、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D、《红楼梦》

三、用列表的形式把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梳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