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及节水型农业发展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5: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及节水型农业发展研究

2013年05月13日 15:33 来源:《中国水利》2013年第1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要:甘肃省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发展节水型农业存在制度性障碍、技术性障碍和投入性障碍。推进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长效节水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研发农业节水新技术,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节水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农业,持续发展,甘肃

甘肃省是中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制约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甘肃省水资源现状

1.地表水资源短缺,蒸发量大

甘肃省是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约为289亿m3,仅占全国总量的1%;人均水资源量为1 152 m3,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其中河西走廊缺水状况尤为明显。

据近年统计,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河西走廊境内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20世纪50年代地表来水5.8亿m3,90年代则骤减至1.7亿m3;加之近10年分水到下游,平衡生态用水的增加,该流域水资源利用已超出承载能力20%,地下水水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平均下降近20 m,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2.水资源分布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

受季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甘肃省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如表1所示。

甘肃水资源还存在着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甘肃省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最需要水的时间是播种以后的4—6月。而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的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5%~25%、45%~70%、10%~30%和8%左右。“好水”往往并不“知时节”,这使得农作物发生春旱、夏旱的概率非常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2011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5.46%,居全国末位。

二、甘肃省发展节水型农业的三大障碍

就甘肃省水资源利用状况来看,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河西走廊地区所占比例更高达90%。早在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就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对规范农业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虽然在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措施、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三大障碍亟需破解。

①制度性障碍。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种什么、怎么种,农民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影响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一些节水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水权转让、水市场的培育尚处于初级阶段。水费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节水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和节水积极性的发挥。

②技术性障碍。虽然发展节水型农业多年,但是节水技术应用单一,行之有效的节水型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形成综合节水技术体系还未普遍用于农业生产。甘肃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区域性差异较大,因地制宜,适应各区域和各流域特点的节水经验或区域模式尚不具普遍指导意义。节水措施不具体、农业用水分配不合理、水资源利用不规范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

③投入性障碍。甘肃省是一个财政大量转移的省份,向节水农业提供大量扶持资金相当困难。例如,在“十一五”甘肃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资金构成中,中央投资占52%,农民自筹占45%,地方财政仅占3%。在地方财政难以对农民进行补助、农民收入较低和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农户投资节水设备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推进甘肃省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农业发展滞后的省份,人口、环境压力巨大,而这些问题无不与水资源的短缺和不足有关。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根据各区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应用、推广各项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率。同时,辅之以具体措施,以发展节水农业为手段最终实现水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目标。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形狭长,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宽度1 655 km。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区域,地理特征差异性明显。从农业节水的角度,可将甘肃省划分为三大区域:河西走廊灌溉节水农业区,中东部旱作节水农业区,南部山区小水集流节水农业区。依据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在建设节水农业方面应该有不同的节水模式。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农田节水技术,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1)河西走廊灌溉节水农业区发展模式

河西走廊地区是甘肃省制种、啤酒大麦、瓜果蔬菜基地。该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五市,农业用水主要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农业发展的特点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因此,节水对于河西走廊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该区有效灌溉面积为653.9万亩(43.59万hm2),农业水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灌溉水利用率仅达到48%,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只有0.85 kg左右。节水增产还有很大的空间。应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继续推广膜下滴灌、隔行交替灌溉、垄畦沟灌等大田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分级供水、按量计费和灌溉预报等节水型管理制度。

(2)中东部旱作区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该区域包括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平凉、庆阳及天水北部等地,农业生产以雨养农业为主。这一区域降水稀少,降雨与作物关键需水期错位,各种灾害首推干旱。应大力实施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抗旱保墒新技术,增加土壤墒情;继续修建集雨水窖、蓄水池,收集自然降水;在蓄水的基础上节水,在节水的同时蓄水,提高天然降水利用效率。

(3)南部山区小水集流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甘肃南部山区包括陇南、甘南两地州。该区地处南北秦岭与甘南高原的交会处。丰富的降水,加上山间溪流密布,总出水量131亿m3,但利用率低。该区域农业节水的重点在于“截”(截流蓄集),可分段建设拦水坝,埋压输水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将具有坡降度的主河道和较大山溪水沟直接引流灌溉椒园、茶园、果园和大田作物;也可在地形较平缓的区域,发展小水集流池,对周围的作物进行节水灌溉,有效提高小水资源利用率。

2.具体措施

(1)建立长效节水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甘肃省多年来发展节水农业的经验表明,建立和完善长效节水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十分重要。

一是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近年,甘肃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为重点,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节水。据调查统计,目前甘肃省现行水价在1994年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了2~4倍。许多农民已经有意识地将过去浇地、泡地的灌水方式改变为根据作物类型,适时适量地浇作物、浸润作物根际环境的方式,降低农田灌溉成本。今后,应在充分考虑不同种植结构对节水的不同要求,不同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灌溉定额和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