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2012版(前100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7:45: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上肢的主要浅静脉有哪些?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 (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

2、食管有哪些狭窄?有何临床意义?

食管有三个狭窄:第一个相当于食管的起始处,平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个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或4-5胸椎之间高度,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位于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平面,距中切牙约40cm。以上狭窄是异物易于滞留的部位,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3、男性尿道有何形态特点?导尿时为何要上提阴茎?

男性尿道长16―20cm,管径0.5―0.7cm。全长可分为三部: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尿道海绵体部。其形态特点为:

(1)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尿道结石易嵌顿于此。 (2)三处扩大: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

(3)两个弯曲: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凹向上,固定不变;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凹向下。

导尿时,将阴茎上提,尿道弯曲消失,整个尿道形成一凹向上的大弯,这就是导尿应采取的姿势。当器械通过狭窄和弯曲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顺弯曲推进,以免损伤尿道。 4、腹膜炎患者为何采取半卧位?

腹膜炎患者采取半卧位,这是因为:(1)上部的腹膜面积大,吸收能力强,下部的腹膜吸收能力弱。(2)半卧位时,腹膜腔的炎性渗出物、脓液因重力作用积聚于下部陷凹。这样便于:外科处理,可在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3)腹膜腔上部与胸膜腔下部仅以膈肌相隔,其他卧位易形成膈下脓肿,可穿破膈肌进入胸膜腔,引起急性脓胸。

5、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常选用哪些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通常选用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人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人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人面前静脉。

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人。 6、内囊区出血为什么会出现“三偏”体征? (1)对侧半身的感觉传导通路在丘脑换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到达皮质感觉中枢。若内囊出血影响丘脑皮质束,则出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障碍(即对侧偏麻)。

(2)锥体束经过内囊,出血后,阻断了传导至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的运动冲动,故出现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对侧舌肌瘫痪和对侧上、下肢肌中枢性瘫痪(即对侧偏瘫)。 (3)视辐射经内囊后脚,传导来自同侧眼球的鼻侧视野和对侧眼球的颞侧视野的刺激,如压迫右侧视辐射,则出现双眼左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7、何谓坏死?分为哪几种类型?

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底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坏死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三个基本类型。 8、肉芽组织有何功能?

肉芽组织的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症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9、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1)全身因素:①年龄;②营养。

(2)局部因素:①感染与异物;②局部血液循环;③神经支配;④电离辐射。 10、何谓动脉性充血?可以分为哪几种?

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动脉性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 11、何谓淤血?形成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中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微静脉性淤血,简称淤血。形成淤血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12、何谓漏出性出血?引起这种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引起漏出性出血的原因有:①血管损伤;②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③凝血因子缺乏。

13、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常见有哪几种类型?

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常见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14、何谓栓塞?栓塞有哪些类型?

血管内出现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栓塞的类型有血栓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其它栓塞(肿瘤细胞、寄生虫及虫卵、异物)。

15、何谓炎症?炎症的局部临床特征和全身反应有哪些?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炎症的局部临床特征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引起的全身反应常包括发热和末梢白细胞计数增多。 16、炎症蔓延扩散的途径和局部病理变化包括哪些?

炎症蔓延的途径有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血道蔓延。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17、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肿瘤的扩散方式有两种:直接蔓延和转移。其中转移的途径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性转移等。

18、何谓心绞痛?其典型的表现是什么?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部的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消失。 19、何谓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 20、急性白血病共同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发热、乏力、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21、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大量的蛋白尿,每天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克;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每升血浆清蛋白低于30克;高脂血症和脂尿。 22、何谓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在临床上简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23、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哪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备的三个基本环节。 24、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通过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注射针头或医疗器械等传播;围生期传播;器官移植或职业性感染等传播。

2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是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2)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持久、作用范围广。

(3)自身调节:涉及范围小(只限于该器官、组织和细胞)、幅度小、不十分灵敏。 26、血液有哪些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4)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5)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6)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27、何谓牵涉痛 ?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病变时,右肩区会出现疼痛;阑尾炎时,常感上腹部或脐区有疼痛。 28、血浆渗透压有哪几类?各有何作用?

血浆渗透压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29、何谓等渗溶液?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室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等。 30、何谓渗透性利尿?

临床上给患者使用可被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等,来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借以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的目的,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糖尿病患者的多尿也属于渗透性利尿。 31、何谓基础代谢率(BMR)?

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32、输血的原则有哪些?

(1)临床上首选的输血原则是同型输血;

(2)无同型血时,可按下列原则:O型血输给A、B、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但应少量而且缓慢;

(3)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33、何谓心排出量?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心排出量即指每分输出量,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影响因素:心室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的血液充盈量)、后负荷(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及心率。布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34、何谓窦性心律和异位心律?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

3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36、何谓中心静脉压?其正常值是多少?其降低或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静脉内的血压;其正常值为6―12cmH20。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有下降趋势,常提示输液量不足;高于正常并有进行性升高的趋势,则提示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37、为什么长期卧床患者不能突然站起?

因为长期卧床患者,静脉壁的紧张性较低,可扩张性较高,加之腹壁和下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减弱,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小,由平卧位突然站起来时,可因大量血液积滞在下肢,回心血量过少而发生昏厥。

38、胸膜腔内负压的意义是什么?

保持肺的扩张状态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 3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②增加肺的顺应性;③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④防止肺不张;⑤防止肺水肿。 40、何谓肺活量?何谓时间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肺活量,它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 41、何谓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即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42、二氧化碳(C02)对呼吸有哪些调节作用?

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a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动脉血PaCO2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和麻醉作用。 43、潮式呼吸的特点是什么?常见于何种情况?

潮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逐渐增强增快再逐渐减弱减慢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每个周期45秒至3分钟。潮式呼吸常见于:(1)肺―脑循环时间延长,如心力衰竭;(2)低O2或某种脑干损伤使呼吸中枢反馈增加。

44、毕奥呼吸的特点是什么?常见于何种情况?

毕奥呼吸的特点是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之后又再次出现数次强的呼吸。毕奥呼吸常见于脑损伤、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膜炎等疾病,常是死亡前的危急症状。

45、胃酸有哪些作用?

(1)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的相对无菌状态;

(2)激活胃蛋白质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作用提供酸性环境; (3)进入小肠内可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6、胆汁有哪些作用 ? 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中和胃酸;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47、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消失。 48、何谓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是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49、何谓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50、正常人血清钾浓度范围为多少?

正常人血清钾浓度范围为3.5―5.5mmol/L。 51、为何输入库存血可导致高血钾?

库存血虽含有血液的各种成分,但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等成分破坏较多,钾离子含量增多,酸性增高。因此大量输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酸中毒。 52、何谓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中H+增加和(或)HC0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0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53、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特点有哪些?

呼吸加深加快是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代偿意义是使血液中H2C03浓度继发性降低,维持HC03-/H2C03的比值接近正常,使血液pH值趋向正常。 54、何谓缺氧?

缺氧是指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的病理过程。

55、何谓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多少?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02)是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饱和度。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97%。

56、缺氧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缺氧的类型为4种: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57、何谓发绀?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58、体温升高时,基础代谢率如何变化?

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 59、体温升高时,心率如何变化?

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加18次/分,儿童可增加得更快。 60、高热患者为何要注意口腔护理?

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抗且抵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61、何谓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导致机体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乃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