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01套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九:古诗词鉴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3:4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8、201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

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 【甲】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B. 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

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D. “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9. 【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答案】8. D 9. 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8. 试题分析:D项“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错。“怨恨”表达过重,应是戍边的愁苦,有家难回的无奈。

9.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9、哈尔滨市2018年

4.(3分)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4.D

20、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0.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评分标准:(2分)修辞1分,表达的思想1分。

21、2018年齐齐哈尔市

22、2018年武汉市 23、黄石市2018年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13-14题。(共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3.C

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2分) 14.《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 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24、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

25、黄冈市2018年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26-28题。(8分)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2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

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十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6. C(“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 27.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7.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

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诗句的理解1分,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给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2分) 28.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4分) 28.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

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

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26、2018年襄阳市

(一)古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 10.少年狂气(狂气)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11.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27、荆州市2018年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2分)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28、随州市2018年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柳永①

②③④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⑤⑥⑦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②望极:极目远望。③会:理解。④阑:同“栏”。⑤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⑦消得:值得。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 B. “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尽消。 C. 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 D. 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12.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答案】11. B 12. 要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意近即可) 【解析】

11. 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B项的赏析有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意思是“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从“强乐还无味”可知,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12.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如果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也是可以的。王国维用这两句来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据此回答即可,注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29、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分) 8.思乡

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

在哪里吗?(2分) 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30、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

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20. D 21.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解析】

20. 试题分析: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21. 试题分析: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1、鄂州市2018年 阅读(共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共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本诗额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 画面,(2分)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3分) 32、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

(二)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渔家傲 范仲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塞风光

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

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

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新身

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解析】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传说秋天北

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而不是“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

24.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答: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

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33、2018年恩施州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6分,每小题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